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十

我的高中,我的高考

发布时间:2016-11-23 点击量:2456

我的高中,我的高考

一、学习是始终如一的过程

学习是始终如一的过程,打基础、拔高、刷题、总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如果任何一个环节缺失,就相当埋下一颗地雷,短时间内未必会引爆,但是知识漏洞在高考前的最后复习,甚至最后的高考中都有暴露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尽量少给自己埋下雷,不要让偷懒的今天坑害了未知的明天。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前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态度始终端正的同学,到了高三反而轻轻松松平平淡淡,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地度过最后的一段高考前的时光,并取得一个意料之中的好成绩。

二、效率至上

高效率是赢在高考的先决条件、必要条件。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效率带来的效益,可能是高强度、长时间也弥补不了的。我认为想要有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要有掌握知识的渴望,强烈渴望。举几个例子来说:同样一堂课,如果抱着我一定要学会这类问题的渴望,学习就是主动的、目的性强的;如果抱着过完这四十五分钟的敷衍,学习就是被动的、消极的。完成作业时,如果想的是我要快速地全做对,无形中就会压榨出自己的潜力,激发斗志;如果想的仅仅是应应付付把它完成,那有可能错误率会爆炸,或者第一次做对了第二次也未必能掌握……除此之外,掌握高效率还要让自己注意力集中、学会归纳总结、合理规划不同学科的学习时间,等等。

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真理!

掌握高效率之后,很容易就会进入一个较高水平;但要做到顶尖儿,必定不容易。我们身边有三类人:当下比我们优秀的人,当下稍弱于我们的人,当下与我们实力相当的人。努力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通过开发自己,从而超过那些当下与我们实力相当的人,而这群与我们实力相当的人就是一个巨大的团体,超过他们将会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把我们送往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往往容易因自己的天赋与聪明而骄傲,不屑于刻苦,但实际上通过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更应该是被人们而且被自我所深深认可的。

四、高考别无它奇,考的就是心态

高考作为一场考试,在难度、题目新颖程度上可能与模考稍有不同,但差距不会太大,说到底最最最不一样的还是它本身的性质:在考生不复读的情况下,这是一场一生只有一次的选拔性考试。面对这样一场硬仗,大家会形成不同的心态,汇集到笔尖儿上,有的哆哆嗦嗦,有的刻意放松,有的只是当作平常;而这心态就决定了我们大脑中的知识能不能顺顺利利地从笔尖下流出来,呈现在试卷儿上。高考就是考心态,这句话在高考前我是半信半疑的,我总是觉得知识掌握程度才是王道,会的题哪有做不出来的理儿?但高考一结束就突然明白,高考时很容易就失去了平时做题的状态,一旦有一道不确定的题就容易慌神儿,有些平时习惯计算一遍的题突然不放心非要演算一遍、耽误不少时间,做题的时间安排很容易被打破……如果让我高三再来一遍的话,我想在八次模考中,我会更去关注那些考砸的、遇到不会做的题的意外时刻,认真思考,总结经验。

                                      (常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