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6日 星期四 农历 乙巳年(蛇)六月初二

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8 点击量:3585

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2017级英语组  王来军 徐华

 

2020年山东省高考,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两次听力考试中间间隔30分钟,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外语成绩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成绩相加组成并计入。

从高考改革中不难看出,以后外语主要是更注重运用能力,所以一定要加强听读写的练习。此改革一方面让学生多了一次冲击外语考试高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分散并减轻他们在高三复习备考期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了学生一次挑战自我和开拓自我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这一改革方案也给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它直接影响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2017高考改革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以记单词、背语法,反反复复练题刷题为主。新的高考改革则侧重对学生英语感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淡化选拔功能,不同的高校对英语有不同的等级要求。因此新的高考改革会促使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从“重语法,重做题,重得分”的应试模式转向“重能力,重英语思维,重实际能力”的应用模式。

首先我们必须面对的就是听力的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听力运用能力,在听力考试中也在逐渐的突显语境对表达语义的影响。近几年高考英语听力的难度在增大,由原来的听到关键词即可做出选择,演变到必须在听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考生进行再推理、再判断。此外,随着高考听力的改革,相当于将原来6月份的听力考试提前至高三上学期期末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前两年对听力的训练要加强。听力的技巧和强度对高中英语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对于阅读教学的影响:让基于阅读的英语学习对文本深入而多元的解读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从原文中同义近义替换,分析长难句转变成信息获取、信息加工,语言学习走向生活、艺术与哲学。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必然要经历语言感知、话题体会、信息处理、体验感受、语言运用、思维启迪的过程。因此文学及经典美文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建立信息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语言和策略进行理解和思维),还要在此基础上,推断作品人物或者作者的意图(思维),并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鉴赏(内容、思维和语言的进一步整合)。读后续写在阅读教学中也将成为一种主导。

再次提高了对写作能力水平的要求:英语的作文叫 “书面表达”,120个单词,10句话左右,以应用文为主。未来英语学科的改革方向,就是将英语真正当作一个工具,正确地表达,用英语来表述自己的独特思维,真正体现英语能力的听说读写四合一体。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简单翻译,要体现学生对文章结构、措辞、句型以及用语地道方面的真实水平。要把写作当成重点来抓,仿写是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选择优秀的范文,可以模仿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甚至是一篇文章。也可以 用“写长法”,其做法是要求学生尽量多写,把作文长度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对于错误不过分挑剔,以使学生树立信心,喜欢写作。总之英语的写作将不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有骨有肉的内心的真实情感的表达。

当然,英语考试改革有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消极的一面。从消极的一面看,英语考试的高考改革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方面也会对英语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英语教师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变得较为被动。高三下学期英语分数的减少会使部分学生降低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因此老师也要做好学生的工作,120分的笔试仍是重中之重。

但英语考试无论如何改革,考试内容的基本体系不会改变,英语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形式的英语考试。听力课堂要改革要加强,口语也不能忽视,没有口语就没有听力。我们高中三年的课堂,走班,不定数也给学校提出了挑战,要合理规划最大发挥老师学生的能动性。英语老师要适应高考改革,在课堂内容上有所偏重,变应试教学为应用教学,重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家长也要更加重视英语的学习,因为英语分数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