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七月廿九

校园快讯

首页> 校园快讯

高一级部举行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汇报会

发布人:王锋奇    发布时间:2018-12-07 点击量:2447

2016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必将对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要求开展学科教学,是每一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高一年级一直重视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早在新学期开学前的第一个学科组长会上级部程主任就提出:各学科组要尽快组织力量研究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外延,研究核心素养对本学科的要求,明确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新模式。开学后级部又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各学科组对核心素养研究的进展及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地情况。为总结经验,相互借鉴,1122-126日,利用级部例会时间,各学科组长分三次就“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研究成果和本学科组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交流分享。

各学科组长的交流准备充分、课件美观、内容精彩。他们主要就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相关内涵外延、在本学科的具体要求、学科应对策略及具体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经过交流,全体高一教师对核心素养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学科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主动性;各学科之间也相互吸收借鉴优秀做法,进一步优化了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学科教学模式。高一年级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对新高考、新课改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教学,科学备考。

 

 

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在各学科的具体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

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语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数学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像、数据分析

英语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政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历史

历史时空观、史料佐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地理

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物理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化学

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绿色运用

生物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珍爱生命

信息技术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社会责任

通用技术

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体育与健康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