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级围绕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名师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学教研,成功举办“名师高效示范课”活动。九科名师,精心备课,示范展示,为老师们呈现了一节节高效课堂;学科教研,切磋借鉴,引得高二高三老师们也来听课,感受名师课堂的高效示范。
徐金键老师执教《登泰山记》
徐老师的课重点突出,环节紧凑,是一节既重视基础知识落实与积累,又启发学生思考与探究的高效示范课。徐老师对作者姚鼐的细致分析,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对学生书写规范的精准点评,体现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对课文的创新式设计,体现其对教材的深度把握。课堂环节层层推进,张弛有度,学生活动充分,课堂气氛活跃。徐老师于风趣幽默中,将“文”与“言”,“学”与“用”充分融合,在听说读写中,将新教材教学改革完美展现。徐老师“精心雕琢的砖”不仅引出了学生“晶莹剔透的玉”,更引来阵阵如雷如潮般的掌声。徐老师本堂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启迪,更是情感的享受。
丁玲玲老师执教《古典概型》
“润物细无声”,丁老师作为资深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将一堂高深的数学课改写成了趣味横生的探究课。上课伊始,丁老师播放了史实故事《田忌赛马》,抛出问题“如何安排赛马顺序才能取胜”,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引入课堂主题——古典概型,再通过抛掷骰子等试验带领同学们积极思考,深入探究古典概型的定义及研究方法,最后再回归到问题本身,解决问题,再进一步上升到引导学生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前后呼应,完美的体现了丁玲玲教师脑中有结构,心中有学生,手里有方法的教学能力。授课中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整堂课脉络清晰,丰富多样,有拨开学生思维迷雾,使人豁然开朗之感受。
燕道广老师执教《Cultural Heritage》
燕老师把听力设计为三个环节: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listening)、听后(post-listening)。首先以短视频《UNESCO》导入,帮助学生熟悉听力话题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然后从本单元的引言“Heritage is our legacy from the past, what we live with today, and what we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出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兴趣特点,积极思考如何力所能及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付诸行动。燕老师围绕本单元的主题核心词“heritage”展开,结合主题图,首先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说出所知的文化遗产名称。再引导学生讨论教科书上的问题,紧扣教材。通过学生讨论问题,自然过渡到本单元的听力课。听力文本是一个“国际青少年夏令营”如何保护泰山文化遗产的采访,来自七个国家的二十多位高中生共同参与了这个项目。燕老师从主旨大意和关键细节两方面检测学生对听力文本信息的理解程度,同时燕老师通过两个练习题训练了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词意的能力。然后,用听力获取的词汇完成一篇新闻报道,最后,通过听后口头表达活动,学生综合运用前面听力活动中获取和记录的信息,就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参加意愿和方式展开讨论并进行展示。整节课教师指令明确,学生活动充分,做到了英语学习活动和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关联性,同时,始终贯彻弘扬优秀中华文明的教育,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自信。
郭敏老师执教《超重与失重》
郭敏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首先由实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新课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超重和失重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由浅入深,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最后得出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然后学以致用,适当拓展,让学生领悟地球上的完全失重与空间站中的完全失重现象的不同之处,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中,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朱学东老师执教《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
虽说对内容熟记于心,但是朱老师课前准备工作一点都没有放松,和组内的牟建农老师、张振民老师等经常一起研究课标、大纲,同时也对近几年省内省外的高考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同时也在教研会上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能出现的疑惑进行了充分的研讨。课堂上,朱老师针对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的性质,和学生一起依据所学知识和同类物质的性质进行了预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朱老师的引导下,整堂课在平和、融洽的氛围中将知识框架逐一展开,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验探究过程中,朱老师还巧妙地将实验所需二氧化碳的制备换成了“人工吹气”,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利用呼出气体,朱老师用一个加长导管,亲自上阵吹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除了本学科的老师,很多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来到课堂,课后大家都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朱老师的课更加赞誉有加。
张荣岩老师执教《细胞的增殖》
张荣岩老师由实例引入,到最终的生物建模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直指生物核心素养;并且良好的亲和力与学生融为一个整体,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效果加分不少。在活动中,张荣岩老师通过引导小组研讨,提问,板书,投影,问题串的设置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活起来。让课堂由有效到高效。张荣岩老师的课,在总结影响制约高效课堂的因素、探究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更好的为大美一中的教育教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艳香老师执教《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李老师以中央财经会议第十次会议内容为背景导入分析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措施,包括情境导入、知识梳理、重难点突破、规律方法总结等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答疑学生参与贯通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采用先自学后讲解、讲完紧跟检测讲练结合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效率。李老师灵活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整合、以生活实例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最后情感升华,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社会进步、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李老师作为政治组的资深优秀教师为我们献上了高效、务实、深入浅出、立意深远的精彩一课!
马龙照老师执教《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一课马老师能充分运用图像资料,精心挖掘生活中的地理元素融入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科学的精神。整节课设计精巧,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积极思考,思维有密度、有质量。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对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有关概念、成因、分布及危害有了很好的理解,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归纳总结地质灾害的相关性,进而提高了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重要性的认识。学生探究、讨论、交流活动贯穿整节课,这一开放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投入,既营造了情景,丰富了学生知识,又培养了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理解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意识。
陈澎老师执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陈老师的课环节完整,重点详实,紧扣了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该课内容复杂,涉及史实知识众多。陈老师克服了课容量大而课时有限的困难,积极创设情境,通过重现历史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自然的代入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在掌握重点知识的过程中,陈老师坚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黑暗与光亮。陈老师通过提供丰富的图文史料,在矛盾对立中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辨明了真相,锻炼了思维,提升了素养。在该节历史课中,陈老师不单教育学生能学到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学会掌握历史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怎样学习历史知识,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2021级名师高效课堂活动的开展,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又促进了教学教研,提升课堂效率。(2021级姬中敏 付孟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