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东营市第一中学高朋满座、胜友如云,东营市高中语文研讨会暨教研联盟第二次教研活动在本校语文组的精心准备下顺利召开。
本次研讨会是在东营市第一中学成功申请语文特色学科基地的基础上举办的,既是帮助东营市第一中学语文组进一步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助力语文教师成长;同时也是为了以此为契机,请全市各学校语文教师共襄盛举,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本次学科研讨会以必修下第四单元教材为蓝本,东营市第一中学语文组李姝和康燕老师分别执教两节各具特色的媒介语言公开课,姜洋老师就本次备课的过程和收获向会议做汇报,然后大家进行讨论并听取东营市教育局高中语文教研员徐国亮主任和东营市第一中学2022级部主任张建辉的发言。整个教研活动准备充分、安排有序,参会教师获益匪浅。
李姝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载体”的理念。在徐主任的指导下,李姝老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心由“善用多媒介”转向“在信息时代多媒介情境下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将一堂学生宣传作品的展示课,升格为一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李姝老师以学生自制的媒介宣传作品作为课堂的研究载体,既完美对接学情,也充分地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研讨意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们传达出“善用多媒介”所承载的语文理念:“善用”多媒介的“善用”,更重要的不是软件的应用,而是在语文知识指导下的语言的运用,是在对纷繁的媒介语言形式的阅读过程中发现其本质,所以我们要尊重汉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在利用多种媒介表情达意时不违背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本课获得了徐主任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充满“语文味”的语文示范课。
康燕老师的课针对近期网络热点,以学科活动为主要途径,指导学生辨识媒介信息真伪,评判媒介信息良莠。经教科院徐国亮主任指导,康燕老师认识到题目“网言网语,网不住我”中的“网不住”应指向于增强学生的思想性。教学过程中,紧扣单元主题“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针对“信息时代”媒介信息量大、传播快、传播广却又真伪难辨、良莠不齐的特点,重在指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阅读审视海量信息,能够辨别信息的真假良莠,培养其健康的心理,提升其精神境界。课堂上学生活动充分,讨论、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徐主任及与会教师的认可。
姜洋老师作为全程参与两位老师备课和磨课过程的代表教师,从“聚焦语文跨介阅读,探索教学核心之路”入手,做了“谈如何科学构建语文活动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的主题报告。老师们从教材编排特色、活动单元地位出发,结合教参、《课程标准》,反复商讨、确立教学目标及实施路径;又在多次试讲之后,不断对课堂任务和实施路径进行调整,终于呈现了一节比较达标的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参与和学习的教师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更加明确课堂目标的确立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也明白了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它的实质还是阅读,它的目标还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了这样的共识,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教学内容,我们都不会行差踏错。
徐国亮主任高屋建瓴、统筹全局,他希望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能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大导向,去认真地埋头研究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因为这是单元教学规划的关键。徐主任从我们日常教学中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上存在的典型问题入手,分析教学目标的偏差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怎样的危害,并分析如何在突出学科素养价值取向的同时,遵循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科学确定和规范表述,使之能够成为教学操作和评价的依据。的确如此,只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都正中靶心,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有可依,学有可循;教有方向,学有目标。
张建辉主任作为研究课题的第一主持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过程、研究分工等,并进行了课题的研究成果展示。也着重介绍了我校作为省级语文特色学科基地的语文特色学科课程体系纲目。东营市第一中学语文组迫切希望以我们的经验为起点,能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能为东营市的语文学科建设、语文教师队伍成长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东营市诸多兄弟学校的语文组同仁都参与了此次盛会,大家满怀期待而来,收获满满而归。实践和交流永远是实现成长的完美路径,我们都在这条大路上追随光芒、一路高歌!(供稿:郭春芳 编辑:姜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