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七

校园快讯

首页> 校园快讯

市一中2022级部开展“历史中的家乡”暑期乡土文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9-21 点击量:1374

山东东营,因黄河入海而生,因油田开发而起,它用最宽广的胸怀,哺育了一批批热爱家乡、钟灵毓秀的莘莘学子。为促进学科教学与实践生活的融合,我校2022级历史组于2023年暑假期间开展了一系列历史乡土文化实践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他们在本次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用最缱绻的依恋,用最饱满的笔触,用最炙热的感情,对家乡进行了全方面的探索与讴歌。

在《这里是黄河入海的地方——寻根博物馆》主题活动中,来自2022级22班的陈奕璇同学在她的《滚滚黄河流淌璀璨文明》一文中,讲述了她参观黄河文化博物馆的观后感,她在文中说“黄蓝交泰,绿色崛起,这是一场河海的相约,也是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诗篇”,在叙述黄河入海与东营发展的良性互动的同时,也展现了市一中育人理念对一中学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黄蓝交泰,绿色崛起”,不仅仅停留在市一中教学的世界观指导上,更融会贯通在市一中学子的行为举止中。

在《这里是我热爱的家乡——镜头现变迁》主题活动中,来自2022级24班的赵墨庄同学,借胜利油田华八井将家乡东营的发展娓娓道来。从东营名称的起源传说,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华北地区的第一口油井——胜利油田华八井的开采。华八井作为东营市乃至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标志,为东营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见证着东营经济的腾飞。如今,华八井已然停采,然而东营市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当下的东营正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城市的发展得以注入新的动力。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同学们用最真挚的镜头记录家乡的变迁,深情表达对家乡的拳拳爱恋。

在《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文物会说话》主题活动中,来自2022级30班的杨佳睿同学,以一盏小小的煤油灯为视角,通过与爷爷的对话,将东营建设发展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个人命运紧扣时代脉搏,家庭赓续与东营发展水乳交融,以小见大,用最质朴的话语,讲述最动人的故事。

在《这里是我的家乡——路线我设计》主题活动中,来自2022级29班的任昱颖、31班的尚凡越,他们结合东营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文,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尚凡越同学以自然风光为侧重点,将东营的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白鹭园湿地、红滩湿地、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做了重点介绍,旖旎风光引人心生向往。任昱颖同学则以风土人文为侧重点,对黄河文化博物馆、孙子文化旅游区、天宁寺、刘集红色旅游区的文化背景做了记述,厚重底蕴使人心向往之。

本次实践作业结合东营丰富的本土文化,提升了历史作业的本土性、原创性和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作业的有效性。同时,活动关注乡土历史,立足身边历史,创新了历史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全方位地了解东营,了解家乡,进而为建设更美的家乡而努力奋斗。

在学生返校后,2022级历史组全体教师对学生们上交的暑假实践报告进行了各自的点评,再由陈英艳老师与吕含月老师负责,对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评定。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滚滚黄河,奔流不息,大浪淘沙,相信东营的明天,定会在代代接力中,砥砺前行,继往开来,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附:获奖名单

特等奖:

22班陈奕璇   24班赵墨庄   30班杨佳睿

一等奖:

19班邱梓豪   21班刘雨凡   21班盖庭芳

22班王一诺   21班高凤雅   21班尚世骞

27班邹   鑫   29班张书铭   29班任昱颖    

29班岳泉杉   29班张睿涵   29班马宇诺

30班陈海睿   30班张依鸣   30班韩静好

30班张子怡   30班王玉峥   31班尚凡越

31班徐艺宸

二等奖:

21班李宇涵   21班苏文睿   27班韩浩天

27班崔馨悦   29班缪雨轩   29班王爽熠

29班于咏淳   29班王梓帆   29班吕恒元

30班韩   悦   30班牛文歌   30班吕玉佳

30班李佳旭   30班生梦璇   30班谢宜珂

30班杨夏楠   30班陈露露

三等奖:

18班乔   坤   19班曲一帆   19班孟紫涵

22班王佳雯   29班秦学琪   29班王明辕

29班王欣怡   30班赵艺朵   30班付祺萱

30班史晓雯   30班张   莹   30班苏宇晨

(供稿:吕含月  审核:姜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