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挺进,在这一光荣伟大而又艰辛的过程中,涌现出无数英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牺牲、勇于承担、不忘初心、心系百姓的精神感人至深,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之情、百团大战中的人文关怀之情、长征路上的战斗激情,焦裕禄同志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奉献之情、香港回归的扬眉吐气之情、抗击新冠疫情的团结奋进之情,犹如涓涓细流,汇入心田化作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语文教师宋晖和专业课老师张训超、刘明星老师在第一次传统文化的跨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汲取经验、潜心探索,认真教研,找寻跨学科教学的有效路径。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爱国主题的跨学科教学,宋晖老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校园文化纳入课堂。引领学生观摩参观了爱国主义“亮剑”军事学馆。学馆内的画作技艺高超、立意高远、给同学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拓宽了他们的创作思路。尤其是“长征”分馆,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也将英烈们为了新中国不顾一切的牺牲奉献精神深深镌刻在脑海中。美术教师刘明星、书法教师张训超,因材施教,根据每名学生的思路单独指导,力求精益求精。
抗美援朝纪念日前夕,邀请学生家长、百年党史宣讲员耿纪红女士进入课堂,为孩子们带了一堂催人泪下的“抗美援朝”的党史课,帮助孩子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这内涵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艺术特长班的画笔激荡出别样的火花。
此次跨学科教学,不仅巩固了语文课堂知识,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的认识,还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视野,有效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 、鉴别信息的能力。美术作品的成型,也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掌握了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唤醒了文化自信,提高了人文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供稿:宋晖 审核:姜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