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资料检查总结
发布时间:2003-11-15 点击量:2244
一、检查项目
正班主任:考勤表、班会记录、谈话记录,副班主任:谈话记录。时间范围:10月22日至11月9日(第9-12周)
二、基本情况:
班级考勤表:68个班中57个班上交,11个班未交(高一、27,30班;高三、1,3,7,14班未交,另有高三、6、15-18班班主任公出);
班会记录:根据学校安排本月班会记录应达到3次以上,其中高一,高二全部达到要求,高三个别班级次数少(高三、5,9,14班为2次);
谈话记录:高一、高二年级正副班主任全部交齐,高三魏永忠、付安宗、燕道广、尹艳花、刘鹏、陈澎未交,其它全部交齐。上交记录中13名班主任的记录偏少,在3次以下。
三、检查情况分析:
⒈从记录数量上看:85%的班主任达到要求,其中班会记录最多的达到9次,谈话记录最多的31次;
⒉从记录内容上看:大部分教师能做到内容详实,书写认真。
班会记录较好的有张宪治、王来军、王正天、张纯航、张同庆、王村、程志伟、朱学东、孙艳丽、张丙温、李宝平、刘其富、王学军、燕乐法、姜松林、薄其中、盖杰、刘志涛、鞠淑敏、王成涛、牟建农、袁平、郭霞、张振民、孙明浩、李忠田、张德伦、陈杰、李衡斌、魏建强。
谈话记录较好的有:王来军、卢汉锋、王正天、张纯航、张同庆、孙艳丽、李中谱、王松玉、刘国通、朱卫卫、刘艳芬、李伟、吕宏佳、秦培文、张秀娟、彭领、赵永涛、刘秀娟、郭树卫、李宝平、马占武、刘其富、赵树恩、白广银、周坤、鞠淑敏、王成涛、牟建农、郭霞、庄君英、李静、张德伦、李衡斌、宫子文、梁美秀、崔敏。
⒊从记录话题上看,许多班主任班会和谈话主题明确,针对性强、范围较广、形式灵活。
班会主题选择较好,探讨较深入、效果明显的如高一⑿班《学校的归属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和人民》及高一⑾班《如何把握现在》、高一⑻班《走进森林的深处》;一部分班级班会形式较好,采取谈话式、讨论式或演讲、辩论的方式,如高一⑻班、25班,高一⑾班还请高考毕业生为学生做报告等。
谈话方面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强调纪律、卫生,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怎样提高学习效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话题。部分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和家庭,交流怎样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怎样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如赵永涛老师的《关于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理》,王村老师的《树 立美好形象,成为班级中坚》,李静老师的《怎样正确对待男女同学的友情》、《高中阶段三步曲》等。
四、应注意改进的问题:
(1)部分班级对考勤表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对个别班级考勤表上显示出如早操长期多人请假等现象,班主任没有通过班会或谈话等途径予以关注。
(2)部分班级班会记录次数较多,但内容片面,班会内容只体现为行为检查扣分、考试成绩总结(如某班7次班会记录,有4次总结德育扣分,公布惩治办法,另3次总结学习成绩)。另外班会召开形式单一,仅限于说教,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太少。
(3)谈话记录有的只是交谈内容的罗列,体现不出谈话的方法和艺术;有的与学生一次谈话后,记录有效果不明显或还需进一步教育,但没有注意后续跟踪教育;也有的只顾自己讲话,没有注意观察谈话是否对学生产生影响,没有记录谈话效果等。
⑷班会和谈话记录中几乎没有涉及到家长,与家长沟通少,忽视了家长的教育力量。
东营市第一中学政教处
二○○三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