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06-05-25 点击量:1018
根据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东营市一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望全校师生遵照执行。
一、任务目标
自1990年以来我校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1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2003年12月通过复评认定;2005年12月通过中央、山东省文明创建工作表彰决定,再次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为全面提升和展示我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促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校力争在下年度通过省文明委复评的基础上,申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争取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最高目标。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市文明委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创建一流品牌学校”的奋斗目标,着力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组织机构
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调整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刘晋伦
副组长:张振峰 付贞祥 张立波
成员:刘宗勇 田效芳 纪玉红 张建全 李新城 尚桂安 赵自平 姜晓军
刘永信 李士刚 赵吉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纪玉红
成员:刘国通 姜松林 董玉武 牛桂芬 刘莹妹
四、工作重点
认真贯彻《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务求取得实效,真正把“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落实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去,实现“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奋斗目标。
五、具体工作
(一)强化职工队伍建设
1、进一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系统地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全体教职员工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身作责,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引导和带动学生。
2、要以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重点,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考核和激励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理论学习,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全体教职工的领路人。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强化荣辱观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师德建设的意见和荣辱观教育的有关通知精神,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推行全员聘任制度,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弘扬和培育高尚的师德,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4、大力开展各类业务竞赛和教育科研活动,有条不紊、扎扎实实搞好名师选拔工作,以中坚队伍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全面快速成长。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用一流的教师队伍创建一流的品牌学校,鼓励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用心工作、争创佳绩,以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突出的工作成绩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二)抓好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5、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德育工作改革,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相关制度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抓好德育队伍和班主任工作建设,强化全员管理意识,力争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水平。
6、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积极探索和研究把弘扬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研的各个环节。利用党的生日、长征胜利纪念日、每周升国旗时间,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全体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7、重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围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和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务求取得实效。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8、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培育优良的学风、班风,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宣传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9、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活动效果。逐步完善社会实践与文化课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尽早解决体育活动场地,为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场所和时间,加强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广泛开展青春健身运动。继续提高体育课和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1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围绕今年的中心工作,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学校办学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成就、新经验。大力宣传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和工作成就,努力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
东营市一中 2006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