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05-12-01 点击量:1188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不少中小学相继发生了部分学生伤害事件,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多个关于学生安全工作的文件和通知,并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为进一步落实学生安全工作的相关部署,结合我校管理实际和学生实际,现就学校安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重视和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
⒈落实领导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安全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分管校长分工负责,职能处室具体负责”的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和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制度要求。
⒉成立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委员会和安全工作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任主任,副校长任副主任,中层处室责任人任成员的安全工作管理委员会,下设学生管理、教育管理、道路交通、体育活动、校舍设施、消防用电、饮食卫生、综治保卫安全工作小组,相关副校长任组长,责任处室负责人任成员,具体负责各项安全工作任务、措施的落实。
⒊摆上日程,常抓不懈。学校党委和校委会要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安全工作,部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树立学校安全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工作制度
⒈注重日常安全教育,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各工作小组要认真履行各自工作职责,分工抓好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安全行为的养成,明确各类安全规范要求,熟悉和掌握校园疏散、道路交通、活动设施、电教实验设备、消防及电器设施的操作程序和使用规范、注意事项,切实树立和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
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的心态。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积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竞争意识,正确处理与同学、教师的关系,避免产生不正确的思想和偏激的行为。
⒊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各相关处室结合工作分工,从学校内部管理实际出发,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规定,主要包括:学校安全保卫和巡逻制度、早操及体育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集会及疏散安全管理制度、电教实验课安全管理制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用电设施安全管理使用规定、劳动及卫生安全管理规定、财产安全管理规定、饮食卫生安全管理规定以及教师教学和后勤维修服务的安全制度等。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艺体处、综治办、电教处、实验室要组织人员抓紧修订完善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全面贯彻落实。
⒋加强教工的车辆安全教育和管理。随着教工购车数量的增加,校园行车安全已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引起全校教工的高度重视。驾车上下班的教工进入校园后要低速安全行驶,车辆停放在学校人流少的区域,驾车进、出校园时,要避开学生上学、放学集中疏散的时间段,禁止车、人校内同行。
⒌建立相关的安全应急工作预案。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要建立健全学生食物中毒应急工作预案、火灾应急工作预案、应急疏散工作预案等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并定期组织好实地演练,确保一旦发生应急事故,随即起动预案,相关人员立即进入岗位,行使预案所规定的职责,使整个救助工作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协调配合,使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⒍建好安全工作档案。所有关于安全工作方面的教育、管理、检查、反馈、奖惩等制度、措施、活动都要记录备案,完善档案管理,以便于总结和积累经验,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
三、切实组织好安全工作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⒈校舍及附属设施安全检查。总务处对校舍及其附属设施逐一进行检查、检测和维修,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的排查、维护,确保校舍及设施的安全和所有应急通道的畅通。要加强校园体育活动设施的检查、维修和日常保养工作,定期进行防锈、防腐和加固处理,保证正常使用。
⒉用电设施和电网电路的安全检查。总务处、电教处要集中力量对校园供电设备、用电设施和电教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保养维修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对使用中存在的安全故障、隐患和易损配件要列入检查维护的重点,做好常态检查,实现动态管理的目标要求。要教育学生规范、正确的操作使用一切电器,要做好用电设施的报修、维修工作,确保电器、电网正常运行。
⒊生活燃气及设施安全检查。总务处对学校食堂、教师公寓生活燃气的使用安全情况不定期进行走访检查。要教育炊管人员、教师按照燃气使用注意事项操作使用,做好燃气管理、燃气器具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工作。食堂要确定专兼职安全检查人员,对操作程序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并适时进行整改。
⒋饮食卫生安全检查。总务处对学校食堂、小卖部的购货、贮存、加工、出售等环节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所购货物要坚持索证制度,确保货源安全。近期重点做好预防禽流感工作,杜绝采购加工生、活禽及其产品。要全面落实饮食卫生规范和安全规定,规范加工、出售环节的卫生监管,坚持好餐具消毒制度,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服务。
⒌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和检查。政教处对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的同时,不定期组织人员在上学、放学人流高峰时间段,对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门口、运河路口、府前街路口的交通疏散情况,并将检查情况通过学生大会或校园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予以通报。要加强与交管部门的联系与协调,加强放学疏散时间重点路段、路口的交通管理,进一步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为学生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⒍学生校园活动特别是楼梯疏散安全检查。政教处、艺体处要修订完善学生体育活动、大型集会和楼梯集中疏散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明确责任处室、级部、教研组和教师的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疏导责任。学校不定期组织人员检查各级部值班人员、值周教师和相关教师盯岗到位和履行职责情况,检查违规违纪学生情况,并进行教育和通报,确保体育活动、疏散的安全,杜绝一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⒎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总务处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校园内的特种设备,如电梯、锅炉、提物梯、压力容器等按规定时限进行检测、保养、维护,确保正常安全运行。具体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上岗要专心致志工作,密切关注特种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维修、保养记录要如实录入“学校安全网页”备查。
四、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协调机制
针对学校工作的内部分工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树立安全工作一盘棋的思想,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分工责任相结合的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一切安全责任事故,根据分工和责任大小,自上而下追究所有责任人的责任。学校日常安全工作由主管安全的副校长和综治办主任带头,定期召开相关处室的协调会议,检查并分析学校安全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各安全工作小组负责人和责任人,要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全力抓好所分管的工作,全方位落实学校安委会的工作部署,保证学校一切工作实现安全运行。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