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农历 乙巳年(蛇)八月初一

校园快讯

首页> 校园快讯

血的教训质问校园安全薄弱环节

发布时间:2010-03-24 点击量:1500

3月23日,福建南平小城沉浸在悲怆的气氛中。上午7时20分,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重大凶杀案。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连续砍死砍伤13名等待入校的小学生,凶手当场被抓获。截至记者发稿,这起凶杀事件已造成9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当天中午,警方公布了初审结果。现年42岁的犯罪嫌疑人郑民生原是南平马站社区诊所医生,曾有精神病史,去年6月辞职,其作案动机是报复社会。   事件   1 实验小学校门口的监控显示,凶手郑民生从砍杀第一个孩子开始,到最后一个,总共才55秒钟。   6岁、7岁、8岁……最大还不到12岁的13个南平市实验小学的学生,昨日上午7时20分左右,在实验小校门口,在一分钟内被连续砍杀,其中3个孩子当场死亡,5个孩子在就近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目前还有5个孩子在紧急抢救当中。   本来10分钟后,7时30分,校门打开,他们可以像往常一样进学校,开始一天的第一堂课。然而因为提前到校门口,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上课了。   实验小学校门口的监控显示,凶手郑民生从砍杀第一个孩子开始,到最后一个,总共才55秒钟。   2 环卫工人忘记了害怕,端着扫把冲上前去,用扫把长长的木柄对着那个像屠夫一样的凶手。   昨天早上7时20分,在校门口文体路上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刘瑞英本来打算去买豆浆油条吃点早餐。   到学校门口附近时,她看到一个身高1.75米左右、穿着灰色内衣的男子,抓着一个小女孩的书包不放。“我还以为是父亲在门口教训孩子,没想到他拿出了把刀子!”接下来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男子用一把约30厘米长的刀,直接往女孩脖子上抹去,女孩当场倒下。紧接着男子抓住身边的一个学生,用刀狂捅。   凶手杀到第四个孩子的时候,刘瑞英忘记了害怕,端着手上的扫把冲上前去,用扫把长长的木柄对着那个像屠夫一样的凶手。   在刘瑞英的身后,是3个刚来上学的孩子,她一边和凶手对峙,一边护着3个孩子往后退。男子不断挥动着手中的刀子,几次试图冲上来,都被她用大扫把挡开。由于太紧张,用力过猛,她的脸上被扫把剐伤。僵持了几分钟后,几个晨练的人围了上来,合力把男子制服。   刘瑞英说:“如果当时歹徒扑上来,把我杀了,救了3个孩子,也觉得是一件光荣的事。”   3 体育老师对着凶手大喊了几声,路旁的群众也围了上来,孩子全四散跑光了,凶手慢慢把刀扔到了地上。   甘贵平,南平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体育老师,也是当天的值日教师。7时20分,他在校门口外围例行检查,“这个时候,有学生家长开车送孩子来上学,我主要是看有没有乱停车,堵塞交通的,校门要到7时30分才打开。那时候,值日老师都已经到岗位了。”   “杀人啦!”几个学生大叫着四散逃开的时候,他赶忙跑到校门口,“看到那个凶手,我先是想拿起旁边停的一辆电动自行车砸过去,当发现太重了,就找了个拖把冲了上去。”短短几十秒钟,凶手又连捅了9个孩子。   “那个男的拿着一把长约25厘米的刀,刀口还在滴着血,嘴巴里说着,"有人不让我活,要将我逼疯,别人也别想活"。”甘贵平说,他当时对着凶手大喊了几声,可能对方被震住了,几个路旁的群众也围了上来,几十个孩子全四散跑光了,凶手慢慢把刀扔在了地上。   这时,一个在旁边晨练的城管干部、学校门卫以及几名市民一起扑了上去,死死抱住了凶手,并将他制服。随后,交给了赶来的民警。   4 晨练老者回忆:就是这个男的,早上还来体育场想偷我们的剑!   “就是这个男的,早上还来体育场想偷我们的剑!”今年60多岁的陈老伯参与了制服男子的全过程。   早上7点多,他跟往常一样来到小学旁边的体育场开始晨练。突然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偷偷靠近他们,想拿起放在地上的剑。陈老伯当即大喝一声:“你想干什么!”男子随即落荒而逃。   过了一刻钟后,体育场里突然涌进一些孩子边跑边喊:“杀人啦!快跑!”陈老伯和几个晨练者顾不上拿东西赶出来一看,刚才那个想来偷剑的男子竟然举着把刀朝一个学生的脖子砍去!几个老伯立即冲上前去,把男子围了起来,赤手空拳与他展开周旋。“当时他根本没有人性了,一个劲挥刀。”最后学校的一名老师拿起拖把打中男子,众人才把他制服。   初审   疑为心态扭曲故意杀人   据记者了解,3月23日上午7时26分14秒,南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后,立即通知延平分局巡警大队辖区派出所出警,分局民警于7时29分8秒出警赶往现场,立即展开抢救伤员。   在南平市政府的一份汇报材料里记者看到:“2009年6月郑民生以到外地发展为由,从马站医院(社区诊所)辞职。在马站医院工作期间,与该院负责人王德彤多次发生矛盾,郑民生认为王不尊重他,工作上为难他,在生活上不关心他,并经常羞辱他,犯罪嫌疑人郑民生认为王看不起他。经初审,犯罪嫌疑人作案原因是:一是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二是婚姻(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利,心态扭曲,故意杀人。”   善后   将对全校师生心理辅导   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廖汉仁23日下午告诉记者,南平实验小学将于24日上午正式恢复上课,学校教师届时将全员到岗,并做好教学和学生护送工作。廖汉仁说,教育部门已经组织了20多名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和教师开展个别心理指导。同时,学校恢复上课后将在每周二、周三、周五下午的教学后集中一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南平三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魏宏华说:“我们23日下午先对学校教师和部分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恐慌,建立安全感。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将以开专业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抚和健康指导。”   武汉大学心理学博士、武汉体育学院讲师郭远斌表示,凶手是否患有精神类疾病尚需医疗机构出具检查结果,但从其残忍杀害丝毫没有防御能力的孩子行为来看,凶手的内心存在弱肉强食的暗示,这或许和他平日的遭遇有关。“日常生活中,凶手遭遇上级、强势方的压力,最终反馈到采用极端方式对待弱势的孩子。”   凶手郑民生   当了18年外科医生,和哥哥一家三口、80岁的老父亲在61平米的房子里住了20年。   据了解,制造实验小学9名孩子死亡4名孩子重伤的凶手郑民生,家住南平市延平区天台路,做了18年的外科医生。郑民生医术较好,还被称为“一刀”。   昨天早上,他6时许就起床了,搭了个摩托车去了学校所在的文体路。因为两居室的房子,80岁的老父亲住了一间,哥哥一家三口住了一间,郑民生只能在客厅住,所以他出门,家里人都不知道。   和郑民生家阳台相对的邻居林先生知道,从90年住进楼里,郑民生基本上是夏天住走廊,冬天住客厅。林先生说:“可能因为没什么钱,郑民生买不起房子,也在这栋房子里住了20年。”大家都知道郑民生谈了十几个女朋友,但都吹了。   邻居说他平时很沉默寡言,出事前一天曾找过她说想再找份工作。   “他怎么会这样?”听闻郑民生制造的血案,刚好在实验小学附近卖蛋糕的老邻居唏嘘不已,“平时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一个人,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据她介绍,郑民生出生于1968年,今年42岁,一直没有结婚。她和郑民生做了近十年邻居,只觉得这个人特别安静。印象中郑民生总是戴副眼镜,说话声音不大,是个特别循规蹈矩的人,通常下班之后就直接回家,“都40多岁了,也没见过他出去乱交朋友,对自己的爸爸也不错。”   后来邻居搬到别处,到了去年6月,听说郑民生因为给人输液不当造成医疗事故被辞退,之后就再无他的消息。再次见到郑民生,是在惨案发生前一天,郑民生突然来到她的摊位上,跟她聊了起来,说自己想再找份工作,“还缠着我一直问怎么做蛋糕。”   邻居回忆说:“当时觉得他说话有点糊涂,一会儿说自己失业,一会儿又说他出去打工赚了大钱。说了半小时后就走了。”第二天,听说他做出这样的事,老太太还有点怀疑,“只是失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23日7时20分左右,正逢孩子们上学时间,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一名中年男子手持砍刀行凶,酿成13名小学生8死5伤的惨剧。“这真是飞来横祸!”——南平市实验小学惨案中一位受伤学生家长痛呼,她希望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管理,不要让无辜的孩子再受到伤害。   这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面对惨剧后的本能反应与诉求。然而,作为学校和有关负责部门,不能把飞来横祸当作无法预知和阻挡的灾难,我们要追问和反思,到底是哪个安全环节出了问题?   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的凶案让人回想起10多天前的悲惨一幕。3月11日上午,福州市琅岐金砂小学户外黑板报围墙顶盖倒塌,造成5名学生死亡。事故发生后,福州市一位主要领导表示,事故暴露出当地学校安全工作还存在严重的薄弱环节,各级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检查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处理不到位等深层次问题。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校园本应该是清静之地、安全之地,最不应该发生流血死人事故。但这两起惨剧却偏偏发生在校园内外!这提醒我们,在校园特别是中小学内,未成年人比较集中,相对缺乏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意识和经验,这样的场所更应当安全警钟长鸣,安全保卫工作更要细之又细。   在这些惨剧面前,我们不禁要问,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和教育环境,有关方面是不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是不是深入研究校园安全的规律和特点了?是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可能危及孩子们身心健康与安全的事故降到最低了?显然没有。面对这些惨剧,有关方面应当问问自己,在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校园周边违法犯罪行为的整治、交通高峰期和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安全教育与防范,我们还有多少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有多少细节经不起推敲?   南平市实验小学惨剧的具体原因尚在调查之中。我们祈愿受伤的孩子们能在全力抢救下挽回生命。同时,我们更深切地企盼,那逝去的生命会定格在中国校园安全管理史上,警醒我们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