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学伊始,我校提出把今年定为“高效课堂提升年”,近日,高一年级部抓住这一契机,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首先在语文组老师中展开。成守军、郭卫、王青霞三位老师分别代表不同教龄的老师主讲公开课,选定的课题为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成守军老师以高考为纲,用高考题的形式打通文本内容,所命的几个题目不仅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题型和能力要求,而且从不同角度落实了文本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郭卫老师则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构思路、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进行细致地分析;王青霞老师则大胆创新,结合文本特点由后往前展开,并联系现实中鲜活的事例生动形象地阐释“拿来主义”。在随后的高一语文组教研会上,老师们分组讨论了三位老师的课,并总结了三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根据各个班级不同的学情,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三位老师以不同的设计思路展开教学,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也为老师们展示了丰富的教学思路,充分体现了不同设计思路的不同效果。
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充分体现了执教老师们的创新意识,也发挥了老师们的集体智慧,让所有参与者在求同存异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与体验。究竟哪一种教学思路和方式更适合自己的班级和学生,这需要老师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