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0日晚上,我校班主任工作例会暨班主任培训会议精神汇报会在学校礼堂召开。会上,通报了本学期第二个月班级考核情况,高长征老师汇报了在青岛举办的第五期“班主任岗位专题培训”暨班主任管理艺术与班级文化建设专题培训班情况,学管处主任李新城汇报了在深圳平冈举办的全国生命教育2015年年会情况。
高长征老师主要汇报了:
一、为享受教育者独有的快乐与幸福,需精心规划职业生涯。教师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从事一辈子的工作,我们理应为自己职业生涯做个像样的规划。只有这样不仅可以保障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建立和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地位与人生价值。
二、为享受教育者独有的快乐与幸福,需时常进行自我反思。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胡金波关于班主任三个重要命题,引发与会专家和教师们的广泛共鸣。何为班主任?班主任何为?班主任为何?我们是不是也该拿这些问题叩问自己:我现在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怎样才能成为那样的老师?我是否在不断地设计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是否一直在追求自我完善? 我一生的教育生涯应如何度过?还可反思我是生存型、享受型还是发展型教师?
三、为享受教育者独有的快乐与幸福,需以健康心态看待成长。我们的工作确实很累,但快乐投入与痛苦忍受是两个天壤之别的境界,关键在于心态。戴着墨镜,满眼灰暗;面对太阳,一片灿烂。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比作一个园圃,那么我们的主观意志就是园丁。当班主任,可以有更多机会去思考、创新、尝试,可以获得对生命最重要的东西——爱!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灵世界,营造一份平和的心空,活出自己的精彩!
李新城主任主要汇报了:
一、看不见的部分比看得见的部分更重要(如:高树的深根、房屋的基础)。当今的教育,往往是把智育沦为了知识教育,独尊知识、技能、竞争的人才教育,注重知识化、技能化、工具化的培养,而对人的教育忽略了。我们要搞清“人才教育”和“人的教育”的区别,不能只注重人才培养,要通过“人的培养”把人找回来,“人的培养”的核心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探索生命的根本课题,引领人在生命教育中知行合一。
二、要引导学生弄清“人生三问”。我为什么而活?应如何生活?如何才能活出应活的生命?人生三问,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统整知情意行,使得人能在复杂变动的环境中,能做出正确、深刻而有意义的生命抉择。
三、教师要弄清需求之爱VS给予之爱:所有人际关系中的爱都需要把握给予之爱与需求之爱的均衡,没有这种均衡,就会导致畸形地付出和自私的需求,这两种情况都会破坏一份完整的爱。正确的爱应该是,给予有需求的人恰如他所需,向给予者索求他愿意并且有能力给予的爱。
四、要重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分析对比《老人与海鸥》在美国和中国的教学中学生、老师的不同表达和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代表了教师思维水平,教师思维水平的局限性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知识可以搜索,想象力不可以借鉴。
五、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最该受教育的有时不是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的家长!

供稿:学管处王玲 编辑:郝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