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难!难!难!
发布时间:2004-02-13 点击量:1364
“AB卷有吗?”“重难点手册有吗?”刚开学,不少家长就带着孩子到新华书店选购各种辅导书和习题。在重庆解放碑新华书店,来选购辅导书的学生和家长把书店挤了个水泄不通。
记者注意到,来选书的学生和家长并非“无的放矢”。一位学生家长说:“老师已经开出了推荐书目,只要照着买就行!”虽说只是“推荐”,但在学生眼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命令”。一位初一的学生无奈地说:“老师要在参考书目上布置作业,所以不买不行呀。”
近几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觉得,孩子越来越累。几年前,只有“高三学生”是同情的对象,现在初中生、小学生也开始“拼搏”。其间,给学生减负的声音也从未间断,教育部、各地教委也多次下文,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但执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里各有一本“难念的经”。
不少学生表示,升学竞争是他们的主要压力。记者发现,由于升学压力大,学生之间的竞争已经呈现出逐渐提前的趋势。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成熟”地对记者说:“不考高分就进不了好初中,进不了好初中就别想进好高中,进不了好高中想读好大学就门都没有,更别说找好工作。”
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也给学生增加了不小压力,而社会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也使家长对子女受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书店里,一位姓潘的女士手里抱着十几本参考书和习题,仍然在不停地为身旁的儿子挑选。她告诉记者:“有些是老师推荐的,还有几本《课课练》是我自己为儿子挑选的,多做点题总有好处,不这样怎么能考上好学校。”
学校教师也认为,给学生“推荐书目”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重庆市沙坪坝区某重点中学的唐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也曾经开展过给学生“减负”的活动,采取了少布置课外作业等方式,“但没过多久,家长和学生都不乐意了,有些家长甚至认为老师在‘偷懒’,要求学校要重视,于是又加强了课外作业和辅导。”
“推荐书目”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这不仅与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就连明文规定的“减负”也难做到。针对这种情况,一些教师认为,真正能为学生减负的方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努力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而并不是依赖于“题海战术”。(新华社重庆2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