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周济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04-03-24 点击量:1247
2004年3月24日上午10:00,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请教育部部长周济介绍《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有关情况,并就记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新华网全程图文直播.
周济:《行动计划》的宗旨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周济: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要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宗旨”、实现“三大任务”和贯彻“八字方针”。
[周济] 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新一届政府直接领导教育部制定起草新一轮《行动计划》。这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蓝图,凝聚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行动方向。简要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宗旨”、实现“三大任务”和贯彻“八字方针”。
[周济] 坚持一个宗旨,就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努力促进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为教育界和全国人民所瞩目。
[周济] 实现三大任务,是党的十六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一是构建体系,构建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二是培养人才,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三是知识贡献,促进教育同科技和经济、同文化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知识贡献。
[周济] 通过实施《行动计划》,我们要为实现三大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贯彻八字方针,就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一是巩固成果,我们要充分总结1998—2002年《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实施以来教育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二是深化改革,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整体配套、重点推进;三是提高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周济] 四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八字方针是贯穿于《行动计划》的一条主线。新一轮《行动计划》必须是一个总体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的计划,主要包括了两大战略重点、六项重大工程和六个重要举措,共十四部分50条。其中,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是本届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周济:5年中,教育GDP从原来的2.45%增加到3.41%
[中央电视台记者] 周部长,我们在第一轮的《行动计划》中,中央财政包括地方财政对于行动经费方面的支持力度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是什么样的规模?新一轮《行动计划》在资金支持方面会有哪些发展?新的投入?
[周济] 你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上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中,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保证了《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上一届政府朱镕基总理讲了,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届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当时采用了一个政策,叫做增加一个百分点。
[周济] 就是各级政府在年初做财政预算时,在同级财政各行各业的投入方面,教育投入在整个财政比例当中增加 一个百分点,中央政府带头做了,各级政府也都这样做了。经过努力,教育经费占整个GDP的比例,5年当中,从原来的2.45%增加到3.41%。同时,在这几年当中,我国GDP增长速度非常快,应该说在上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中,教育投入在全国范围内增加的是比较多的。
[周济] 当然,比起我们从事的伟大教育事业来说,比起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建设当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来说,这个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也是政府的决心,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所以本届政府以来,温家宝总理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教育是政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来,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周济:德育是最重要的,把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放在首位
[人民日报记者] 刚才周部长介绍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1999年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相比,很大一个特点是进一步增强了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用六大工程统领教育系统的主要工作。与培训工程、质量工程、就业工程相比,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是一个更宏观的工程。
[人民日报记者] 在这个工程当中,可操作性更难。昨天,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个新的精神,教育部准备在教育素质工程方面采取哪些更有操作性的办法?中宣部和教育部将把每学年开学的9月份定为思想道德教育月,不知道是否有这个说法?
[周济]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就是教育一代新人。现在学校里学习的这一代少年、青年,进入社会之后,他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在他们手上实现。因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教育一代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怎么样才能教育这一代新人?怎么教育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就是要通过素质教育。
[周济] 所以素质教育是统领整个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我们在这里特别提出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生进一步加强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这个问题是我们教育的重点,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当然也是我们工作当中的难点。
[周济] 在智育方面,怎么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怎么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怎么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同时加强学生的体育、美育,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确实都是很难的题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准备一个长期奋斗的思路。这个问题是大家共同的愿望,是老师的愿望,是家长的愿望,也是学生的愿望。
[周济] 我们不要忘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怎么样动员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我想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很好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在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过程当中,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加快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同时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誉的工作,通过这样一些长期艰苦的努力,使这一代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周济] 在这个问题上,教育战线的同志、家长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一般情况下,大家谈起德育认为是很重要的,但是做起来时就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最近中央发布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条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衷心拥护,这也充分说明大家真正认识到德育是最重要的,把教会学生怎么做人放在首位。在德育方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有力的措施,我们准备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周济] 相信通过这样一个工作,能够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年轻一代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的青年一代是充满希望的一代,这一点从去年在抗击“非典”斗争当中看得非常清楚,表现特别突出。外国教育家们都感到非常惊叹,从最关键、最危急的时候看到青少年一代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同战胜困难,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进一步锻炼、进一步承受起来,也充分说明我们青少年一代是充满希望的一代,对做好德育工作,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充满必胜信心。
周济:事实证明,高考分省命题,题目出的是不错的
[羊城晚报记者] 今年广东开始高考独立命题,教育部是否会制定一系列政策来监督和保障这项政策在地方省市的执行?因为考生和家长都非常担心保密性和公正性的问题。您怎么看。
[周济] 高考是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对待高考这个问题非常慎重。高考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高考本身一定要体现公平性。所以对高考的安全性、公平性给予高度重视。第二,高考是一个指挥棒,我们要不断改进基础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实践证明,高考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还要继续加强这个制度。
[周济] 但是我们也发现,还要不断改革、改进这个制度。所以分省命题进行高考也是改进工作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省命题不是从今年开始的,上海十多年以前就开始试点,北京也开始试点,今年又推广到其他九个省市,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有11个省市进行分省命题。分省命题有优点,也会有弊病。优点在哪里呢?就是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周济] 大家知道,中国很大,中国的基础教育是由各个省分头负责,各个省对于本省的基础教育负有直接的、主要的责任。现在他们对于基础教育给予很大关注,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到高考命题当中来,对于推进本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极大地好处。今年做好这11个省市分省命题的工作,同时总结经验,继续向全国推广。
[周济] 任何事情有正反两个方面因素,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公正性、安全性,我们会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首先,全国考试大纲是一致的,基本标准一致。对于考题,我们也有一个组织互相研究切磋,基本方针也是一致的。我们给各个省更多的主动性,事实证明,现在题目出的是不错的。请大家放心,这个工作只会有利于基础教育,有利于高等教育,使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加公平的机会进入高等教育,用更好的方式接受素质教育。
2004 3 24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