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工作实际,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高度重视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根据《意见》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意见》落实方案,采取多种形式,确保把《意见》要求落实到位。
二是根据《意见》要求,参照市里做法,尽快成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机构,明确责任人和工作职责。
三是将本单位及辖区内学校(园)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责任人(包括分管领导、通讯员,注明单位、姓名、职务、电话、手机、邮箱)统一汇总后,以表格形式,于11月底前上报市教育新闻宣传中心。局属学校(园)、局机关各科室直接上报市教育新闻宣传中心。
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2012年11月19日
附件:
东营市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引导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思想和力量凝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提升东营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现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当作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
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处于十分难得的重要机遇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进入关键阶段,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对于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一)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有利于凝聚和形成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担负着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职责;教育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目前,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仍然存在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社会上包括教育自身内部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因此,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发挥其正面引导、软性协调、凝聚共识的沟通作用和助推作用,及时地把教育领域的正确立场、观点、成就和困难宣传出去,有利于争取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与帮助,有利于消除化解广大群众的疑惑与误解,有利于统一思想,优化环境,振奋精神,促进教育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二)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有利于扩大和提升我市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发展的热潮,不仅加大了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创新力度,也给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近年来,我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还比较狭窄,组织与管理还比较松散,层次和水平还比较低下;一些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改革举措得不到提炼、宣传和推广,重大教育政策和正确教育观念还不能广泛传播、深入人心。因此,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点多、面广、线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层出不穷,同时,教育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关注。随着互联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博客、微博等各种新型传播手段和载体的迅猛发展,教育工作更加透明,社会监督更加广泛,信息舆情更加多元,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多元教育舆情中占据主导,在众口难调中谋求共识,在复杂多变中把握方向,这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构成了重大考验。目前,我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声音还不够响,针对性还不够强,对社会关切的教育问题的回应还不够全面及时。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对社会关心的教育问题超前回应、及时回应,有利于沟通民意,消除误解,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围绕大局,突出重点,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
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教育新闻宣传的主动权、主导权,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给广大师生,把教育最新政策传递到基层一线。
(一)做好沟通服务。要以沟通社会、服务群众为目的,围绕社会关注的教育收费、规范办学、招生考试、入园入学、资助救助、素质教育等热点难点问题和相关教育政策,通过政策解读、高峰论坛、主题演讲、观点争鸣、新闻发布会、教育思想大讨论等多种形式,主动答疑解惑,相互讨论辩论,全面、准确、及时地把政策规定讲清楚,把思想观念讲透彻,把注意事项讲明白,提高教育工作的透明度,满足社会的知情权,让社会各界了解到举措,感受到诚意,帮助家长群众理性判断和对待教育现象,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选择,引导社会各界理解、关心和支持教育。
(二)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一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形势和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我市教育发展的脉络和走向,围绕教育关键问题、重点工作、创新性工作、特色工作、亮点工作和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提炼新鲜经验,撰写专题理论文章或时事评论,并通过重要媒体对外呈现。二要动员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提升理论素养,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对教育真理、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上。
(三)大力推介先进典型。一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深入挖掘宣传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树立榜样,塑造楷模,扩大优秀典型的影响力、凝聚力和辐射力。二要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向身边的楷模学习,有效发挥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创新宣传活动载体。一要善于运用教育工作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报道他们的学习生活、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求所盼;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师生员工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纵深型的报道。二要积极策划主题宣传活动。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于教育重大项目和活动,提前谋划设计,增强宣传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要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段时间,集合众多媒体,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新闻宣传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宣传效果好、影响力大的教育宣传品牌。要充分利用“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一批有创意、有影响的主题宣传活动,全面展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新面貌。
(五)加强和改进教育舆情应对工作。一要高度重视教育舆情应对工作,加强舆情收集研判,把握舆情态势,有针对性地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态度积极,动作迅速,方法得当,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关键时刻不失语。二要着力完善教育突发事件报道应急工作机制,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做到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牢牢把握新闻宣传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三要具有教育危机公关意识,提高教育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危机事件。善于转换思维角度,努力化被动为主动,变坏事为好事,借机推动教育工作。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开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
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加强组织建设。为切实加强对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成立东营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机构。其中,各县区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济军生产基地教育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要指导所属学校(园)成立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机构,各学校(园)明确分管领导,并配备专(兼)职通讯员。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本科室新闻宣传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一名业务素质高的成员为通讯员(不含借调人员)。要建立起“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责、具体工作人员负专责”的工作机制,通盘规划年度、月度教育重点工作的宣传,统筹规划业务工作与宣传工作,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提升。
(二)加强队伍建设。做好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队伍、在人才。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信息报送、新闻宣传等工作,形成市、县、校三级教育新闻宣传网络队伍。一要把思想敏锐、文笔过硬、责任心强的同志选拔充实到宣传队伍中,并为其创设良好的工作条件。二要积极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研讨和培训,不断提高宣传工作人员从事新闻采访和撰写新闻稿件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三要强化激励措施,对宣传工作成绩突出的同志,在评先树优、提拔任用、考核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活力迸发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制度建设。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年度教育宣传计划书、教育宣传量化考核、教育重点信息报送、教育宣传工作奖励、新闻宣传审批、教育舆情应对等系列制度,确保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有计划、有任务、有考核、有激励、有责任。市教育局将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办法,对各单位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新闻宣传任务完成等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教育工作督导和对局属中小学、幼儿园及机关科室绩效考核,并作为评选表彰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阵地建设。一要积极主动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主管或主办的新闻媒体、报刊建立纵向联系,及时上报重要教育新闻和宣传信息。二要主动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教育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点,积极争取媒体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建立起稳定、友好、合作关系。三要根据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发挥教育行业主流媒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出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努力扩大我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整体效益。
附件:东营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