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证第 137050000118 号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履职报告
( 2012年度)
单 位 名 称 东营市第一中学
法定代表人(签字)
报 告 日 期 2013年 3 月 5 日
东营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
市一中年度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履职报告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史本泉,系东营市第一中学法定代表人。今年以来,严格履行法定代表人职责,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落实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情况 认真贯彻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主要包括年度检查、办理变更登记、《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管理、登记管理信息公开、财务管理等情况。 二、业务工作完成情况 (一)跻身一流名校,教学工作成果丰硕 1.高考新突破:2012年我校高考一本上线709人,本科上线1359人,成为全市仅有的两所本科过千人的学校之一。其中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刘东奇同学以683分的优异成绩,获得东营市文科状元,全省第三名,并成功入选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徐天宇同学以裸分70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我校再次以低进高出的实力,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尊重与赞誉。 2.生源基地新突破:鉴于我校优异的高考成绩和考生较高的综合素养,我校先后成为南京大学、石油大学等众多211名校的“优质生源基地”。 3.保送生、自主招生新突破:2012年,我校有3名同学获得保送资格,1名同学已被免试保送南京大学,12名学生获得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资格;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获得了北京大学2013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成为全国仅有的211所中学之一。 (二)创新德育管理,学校德育工作形成新特色 1.加强德育制度建设。学校编印了《东营市一中行政值班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学生手册》、《教师手册》,真正实现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 2.开展人文德育活动。上学期,学校开展了法律进校园系列活动,聘请了学校法律顾问;完善了心理咨询机构,增设了团体咨询室、举办了4场心理健康报告会,承办了山东省心理学年会。2012年,学校被评为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积极开展“共助困难学生成长”主题活动,全校教职工为我校困难学生共捐款10.84万元。一年累计救助学生1722人次,争取政府和社会救助资金122.76余万元。2012年,我校被评为东营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3.大力推进赏识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全员量化管理和学生社团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亮点。通过评选班级之星、进步之星、科技之星,让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绽放出新的精彩。 4.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学校加强了家长委员会建设、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2012年,先后组织了5场大型家长报告会,8场大型家长会,并成功举办了优秀家长会材料评选、“我心目中满意的市一中”征文比赛等活动。家校合作,拓宽了学校德育外延,提升了学校德育层次。 (三) 重视身体锻炼,打造阳光体育新亮点 学校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条例,重视课间通风和疾病预防,认真组织两操一课,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重视军训和体育活动的组织,积极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⒈狠抓师德建设,倡树优良教风 “师有百行,以德为先”。学校通过制定《东营市一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清风校园行动。通过“十佳师德标兵”评选 、高考功勋教师评选和“四最”评选等活动,倡树师德典型。全校共有144名教职工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最使家长放心的班主任”、“最让群众满意的党员”和“最佳后勤奉献之星”。 2.创新校本培训,着力提升专业素养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12年,学校先后选派一大批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考察衡水中学、参加全国班主任培训;近百人外出济南、潍坊等地参加高考研讨会;高三级部先后组织了60多人去胜利一中、垦利一中、广饶一中参观学习。 学校还把名家、名师、名工程引进学校。积极联系诸城市教研室来校,为高三教学把脉;邀请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的教授来校作报告;积极参与承办全国班主任工作论坛等大型活动。 3.教师队伍建设喜获新成就 2012年,我校教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84位老师获得不同等级的荣誉和奖励。 其中,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园丁”称号,1人入选赴英国汉语助教,1人被评为东营市德育先进个人,2人获得东营市首届特级教师称号,4人被评为东营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2人获得东营市首届“春晖奖”,7人获得第六届东营市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被评为东营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1人获得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13人获得省、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38人获得国家级学科奥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校兴我荣,无私奉献。我校教师队伍的奉献精神,正成为学校各项工作大踏步前进的源泉和动力。 (五)加强教研教改,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1.落实新课改,向教研教改要质量 一是进一步打造精品高效课堂。2012年,我们力推“导学案”教学,通过教学能手评比 、转正课、汇报课、相互听课、评课,全力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各学科的教学亮点、课改经验、典型做法正在汇编成册。上学期,我校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复评验收,并取得高中组第一名。 二是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2012年,我校教师共发表国家级、省级教研论文达142篇;承担了国家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学校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先进集体、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等殊荣。 2.科学实施培优拔尖工程,向特长生培养要质量 一是高度重视学科特长生培养工作。 2012年,我校学科奥赛成绩突出,在全国数学、信息学奥赛中,有3人获得全国一等奖,这是我校建校24年来的首次突破。在5大学科奥赛中,共有14人获得全国二等奖,24人获得全国三等奖;学校先后被授予2012年全国中学信息学、生物学奥赛金牌学校、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高度重视艺体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学校坚持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各类特长生的发展提供平台。2012年,我校篮球队蝉联东营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冠军;篮球队、足球队作为东营市唯一代表队参加了省级联赛,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在山东省中学生乒乓球联赛中,我校取得团体第五名;在山东省中学生游泳联赛中,我校取得全省第三名;在全国健美操联赛中,我校获得全国第五名,并有2名同学获得“一级运动员”称号,取得大学双免资格。 三是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在2012年“黄河口中秋诗会”中,我校参选节目获得市一等奖;在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我校4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在全国冰心文学大赛、新作文大赛中,我校65人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写作教学示范学校”。我校二月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百强文学社”,并成功跻身“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 (六)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 1.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谋划,多方求援,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校先后筹措资金800余万元,完成了南教学楼的空调安装工程、南北食堂的冬季热水洗碗工程、第三教学楼和图书馆的抗震加固工程、校园音响改造工程,标准化考场的建设工程和微机教室、物理实验室的更新工程。 学校礼堂的装修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教育局院内体育场地的建设工程,已完成所有招标程序;整体规划体校用地,建设我校分校区,已列入2013年市发改委重大新建项目。 2.食品安全常抓不懈。学校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成立了学生膳食委员会,细化了食品安全职责,改革管理,控制成本,丰富品种,降低菜价。“舌尖上的一中”一度被各大媒体报道,一中食堂首度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3.完善了领导值班制度和安全承包责任制。学校实行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成立了安保处,建立了警校联动机制,强化了安保和应急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2012年,我校获得东营市“安全质量优秀单位”称号。 4.大力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全校师生积极组织“学雷锋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活动”,通过制作“文明在我行动中”的主题板报、评选学生文明标兵、开展文明处室、优秀教研组评比,切实抓好文明校园建设。我校先后有5名师生因拾金不昧而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我市创城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校也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的复查验收。 5.切实做好工会服务工作。学校工会高度重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建设,先后组织了拔河比赛、篮球赛和元旦联欢晚会等活动;在市直教工篮球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亚军;学校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组织了重阳节外出游览活动。2012年,我校获得了“东营市敬老模范单位”、“东营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一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先进集体、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东营市信用5星级单位、市敬老模范单位、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市部门决算编报工作先进单位等32项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学校的办学业绩在山东教育电视台、东营电视台及《齐鲁晚报》、《黄河口晚刊》等媒体上得到宣传,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向 一是,目前我们的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特色的巩固期、水平的提升期。特别是体校划归一中建设分校区以后,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对学校领导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德育管理的提高,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确保2013年高考稳中有升,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压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新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还要更加努力! 报告人(签字): 2013年3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