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城办,市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质,市创城办确定从2014年1月开始,集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车窗抛物专项治理活动。现就活动开展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容环境的有关要求,坚持综合整治与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机动车辆司乘人员自觉养成不随地抛撒纸屑、果核(皮)、包装纸(袋、盒)、饮料桶(盒)和丢弃烟蒂的习惯,引导广大市民牢固树立“同在一个城市、共建一个家园”的主体意识,自觉规范公共文明行为,从而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
在活动推进中,一要坚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城管、交警、交通和新闻媒体等各部门及广大市民的主观能动性,整合管理资源,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协调一致、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二要坚持集中整治、重点管控。把公交车、出租车、公务车、私家车作为重点管控对象,将主干街路、重要景区广场、商业中心停车场作为重点管控区域;同时,结合重大活动组织,将杜绝车窗抛物纳入重大活动环境秩序保障工作项目,实行严管严控。三要坚持教育为主、习惯养成。机关团体、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定期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培训活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使广大市民逐渐改正车窗抛物等不文明陋习,养成文明行车的良好习惯。四要坚持依法治理、奖罚并重。严格按照市容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安全等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对各种影响城市容貌和秩序的行为进行奖励和处罚,确保依法行政、公正公开。
二、活动内容
(一)强化文明意识宣传教育
1、机动车驾驶员教育。(1)指导各驾校把杜绝车窗抛物作为新学员法规规章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培训课程。(责任单位:市公安交警支队,各县区)(2)督促各驾驶员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加强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倡导并开展“摒弃车窗抛物陋习、遵章守法文明驾车”活动,引导广大机动车驾驶员树立良好公共卫生意识,养成文明驾车习惯。(责任单位:市公安交警支队,各县区)(3)加强公交车辆、出租车驾驶员的教育,自觉做到不向车外抛物,同时承担起告诫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丢弃废弃物和吐痰的责任和义务,对乘车人向车外抛撒、丢弃废弃物或吐痰的行为应进行劝导和制止。(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
2、机关干部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发挥模范作用,带头遵守公共道德,自觉做到驾乘公务、私家车时车内垃圾不落地,维护城市公共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3、中小学生教育。广泛开展文明习惯养成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文明乘车习惯,自觉做到不向车外抛物,争做城市文明宣传员,主动劝诫家长的不文明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4、媒体宣传教育。(1)在《东营日报》、《民生零距离》及县区电视新闻频道推出一系列治理车窗抛物行为的报道,促使广大市民深刻认识车窗抛物行为的危害,自觉杜绝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责任单位:东营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区)(2)在市民上下班高峰期时段,利用广播电台进行以“行车文明、抵制车窗垃圾”等为主题的宣传。(责任单位: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区)(3)在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新闻网站及精神文明网站设立专题,及时把报道治理活动进展情况,刊发有关评论。(责任单位:市网络办、市电子政务中心、市文明办、东营日报社,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5、公益广告宣传。(1)组织公交车、客运车和出租车在车内显著位置张贴、悬挂或喷划“请勿向车外抛撒废弃物”等提示语,利用公交车、出租车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拒绝车窗抛物的公益广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区)(2)利用广播电台定期播报“请珍惜环卫工人劳动成果、不要随意向车外抛撒废弃物”等温馨提示用语。(责任单位: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区)(3)利用车辆年审、挂牌等时机发放印有宣传口号的车载垃圾桶、垃圾袋。(责任单位:市公安交警支队,各县区)
(二)强化监督实时监控
1、实施适时视频监控。利用数字化城管平台和交通路口监控系统,对司乘人员车窗抛物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交警支队,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2、发动市民主动抓拍。设立车窗抛物市民举报专用电子邮箱,接收市民利用摄像设备抓拍的车窗抛物影像信息。(责任单位:市公安交警支队,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3、城管监督员定点监督。在全市主干街路和重点区域设立杜绝车窗抛物监督岗,城管监督员臂戴袖标、手持标志旗,对过往车辆司乘人员车窗抛物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4、设立热线举报电话。城市管理监督服务热线8330111每天24小时不间断接听市民举报司乘人员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并详细记录备案。(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加大曝光处罚力度
1、曝光车窗抛物车辆相关信息。联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市县新闻媒体开设车窗抛物曝光台,对视频监控采集、市民和监督员举报的车窗抛物车辆予以公开曝光。(责任单位:市创城办、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交警支队、东营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2、严厉处罚车窗抛物行为。(1)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询车窗抛物曝光车辆所有者信息,市创城办向车辆所有者单位发出通报,交警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对违章行为人予以相应处罚.(责任单位:市创城办、市公安交警支队、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2)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公开曝光车窗抛物行为的,在年终评优评先活动中一票否决。(责任单位:市直各部门、单位,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3)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内容,同一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一个月内两次以上被公开曝光车窗抛物行为的,给予该单位文明单位警告、降级直至撤销称号等处分。(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3、实行有奖举报。对积极参与车窗抛物监督,并准确提供抛物行为过程影像资料的市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每次50元奖励,每月一统计,原则上每两月集中发放一次奖金。(责任单位:市创城办,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开展“环卫工人体验日”活动
招募驾驶员、中小学生或普通市民作为志愿者,不定期开展“环卫工人体验日”活动,通过参加捡拾垃圾义务劳动或观摩环卫工人作业等形式,使广大市民亲身体验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自觉尊重和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争做杜绝车窗抛物的表率。(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五)及时清扫车窗抛物
加大巡查频次和作业时间,确保车窗抛物重点区域10分钟内清除,一般区域20分钟内清除。(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工作要求
市直各职能部门、各县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强组织领导,确定分管领导和抓落实的具体单位,并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实施细则,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活动实效。要加强日常督导调度,每月28日前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报市创城办(电话:8335090,邮箱:wmbdd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