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校十件大事
厚德敬学,心向未来。2018年,全体一中人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积极构建教学评价多元化、德育途径多样化、常规管理规范化、课堂教改常态化、党建工作品牌化的办学特色,学校迎来立足特色、转型发展的新局面。
1、2018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巩固齐鲁名校地位。
2018年高考,我校再创历史新高。本科录取1729人,录取率96﹪,9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东营市理科前三名均被我校包揽,文科前三名我校独占2人。5名同学以裸分被清华、北大录取。此外,12名同学数学高考成绩满分,10人通过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名校专业考核,27人被帝国理工大学等世界综合排名前50的国际名校录取。在自主招生考试中,465名同学通过高校初审,位列全国第19名、东营市第一名。在空前激烈的竞争面前,我校再一次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巩固了齐鲁名校的声誉和地位。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来校作招生宣传,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等来校访问交流。
2、学校“文化立校”战略重大成果《普通高中育人文化建设路径研究及实践》出版发行。
2018年6月,我校《普通高中育人文化建设路径研究及实践》出版发行,这标志着我校“文化立校”战略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一年来,我校依托史本泉齐鲁名校长建设培养工程,立足东营市“史本泉名校长工作室”,组建30余人的科研团队,开展高中育人文化的课题研究。得到华东师大黄书光教授、南京师大吴康宁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季俊昌、国学专家胡吉胜等众多专家的指导,更有幸的是,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教授为《普通高中育人文化建设路径研究及实践》亲自作序。与此同时,反映一中教育理念的《激励教育论》、讲述一中教育故事的《心灵深处飞溅的浪花》、体现全体教师论文水平的《新时代 新课程 新研究》等书籍也出版发行;此外,学校以书苑式新校圆满建设为契机,整合提升学校文化,提炼出以“敬学”为代表的“一中三观”,凝练了“守正、尚书”等11大文化标识,打造了“三本五圣十二哲”等人文景观。“文化圣园、数字校园、生态公园、温馨家园”的“四园校园”,成为一中新的发展愿景和升级发展的动力。
3、学校获得市直教育系统党建特色品牌学校。
2018年7月,我校以市直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市教育局党委授予党建特色品牌学校。这是继学校成为市级首批“廉政文化进学校示范点”之后,党建工作又一特色品牌。学校依托“四联五推六提升”党建品牌助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会一课、述职评议、党员教育等基础党建工作上台阶。一年来,学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积极落实省市巡视整改方案,通过组织生活全程纪实、党性观影、先模学习、演讲征文等多种形式,增强教育实效。38人被评为“最让群众满意的党员”,6人获市优秀共产党员,学校获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在省级宣讲、市级演讲、十九大示范课程等评选中,1人成为山东省“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宣讲团成员7名党员教师获全市一等奖,2人论文收录于全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论文集(全市中小学校唯一) 。
4、学校隆重举行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
2018年9月8日,我校举行以“返本开新,引领未来”主题的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市领导、清华北大等高校代表、青岛二中等兄弟学校代表、退休教师、历届校友代表、社会各人士1000余人现场参加了庆祝大会。全校师生及未到现场参加大会的广大校友通过微信直播的形式收看了大会实况。校庆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10余项重大活动,创作了校歌《心向未来》,成立了校友办和青岛北京等地校友会,建设了校史馆和艺术馆,制作了校庆专题片,出版了学校理念手册和教师论文集,表彰了最佳资深教师、组织了校庆专场文艺演出等。30年栉风沐雨,30年弦歌不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学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成果丰硕、办学特色鲜明的山东省重点高中。我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获得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00余项;通过校庆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汇聚了发展的正能量。学校以校庆为新的历史起点,以条件、师资、管理、质量“四个一流”统揽全局,朝着现代化全国一流名校奋力前进。
5、15名教师荣获东营市第12批教学能手称号。
在东营市教育局组织的第12批全市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我校推荐的语文张玲玲、张青松、数学刘俊华、梁金山、英语季建芳、姜倩倩、物理刘恩华、王岳、化学徐文文、王君霞、生物王洪亮、政治韩磊、苑忠国、历史赵静、赖声平15名教师顺利通过专家组考核,被授予“东营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通过率100%,居全市高中学校第一名!并且,在讲课比赛环节,我校教师表现尤为突出,共有7个学科的10名老师取得讲课比赛前两名的好成绩,彰显了我校教师高超精湛的授课水平。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着力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学反思等途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名师示范课、骨干优质课,全力打造高效、规范课堂,先后展示校级高效课堂教学100余节,1人获全国中学物理展示课一等奖,12人获全市优课一等奖,3人获全市说课一等奖,3人获全省说课一等奖,6人获全市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教师发表市级以上论文20余篇,市级以上课题8项,已结题3项,12人获全国德育科研先进教师,27名教师入选东营市教学研究评定工作专家库,学校获得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全国支持教师文学创作模范单位等称号。
6、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授予“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称号,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8年11月,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第二批“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是东营市唯一入选的高中学校,这是继我校成为东营市首批心理健康特色学校,连续5年蝉联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标准建设了全市一流的心理咨询与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创新性地开展团体辅导活动,举办各种心理讲座和报告会,向编辑出版了心理刊物《心起点》,开设了班级心理活动课、生涯规划课,成立了“心之翼”学生心理社团,聘任了心理咨询志愿者组建了“东营市一中心理咨询家长志愿服务团”,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向科学,成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此外,作为山东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教育,培养了学生会、学生议事会、学生膳食委员会、学生校长助理等4支自我管理队伍,打造了远足踏春、金杏李梅采摘等8大德育品牌,健全了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在全市“国学小名士”、学宪法演讲比赛中,2人获全市冠军。创新性地与《德育报》社联合开展“寻找身边的感动”主题征文活动,出版《心灵深处飞溅的浪花》,在德育报连载发表。
7、1人获全国化学奥赛金牌,实现建校以来奥赛金牌零的突破。
在2018年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中,我校1名同学获全国金牌,实现了建校以来奥赛金牌零的突破,高传旭同学提前与北京大学签约,这是继获得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化学、数学、生物学奥赛金牌学校后取得的又一骄人成绩。在2018年五大学科奥赛中,我校124人获奖,其中16人获得全国一等奖。继6名国家级奥赛奖牌之后,今年又有3枚金银铜牌。近年来,为切实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主动性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2018年,我校学业水平合格率98%、优秀率40%,在全市名列前茅。自招初审通过人数增长79.5%,奥赛获奖人数增长13.8%,,国际部A-levelM3单元过关率比去年提高30%,本科增幅数列全市第一。
8、学生社团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活动再创佳绩。
学校通过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带动引导特色学生社团创建和发展。二月文学社、书法协会、科普协会、足球协会、篮球协会、摄影协会、启明电视台、笃明模联社、北辰广播站、启明电视台等18个社团组织,给一中学子搭建起发展自我潜质,提升综合素养的舞台。二月文学社获首届“中国校园文学”优秀社团奖,风暴辩论队获东营市高中辩论赛冠军,笃明模联社获山东省第二名,校报《敬学报》获全国优秀校报建设奖,1人获编辑金奖;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创新英语大赛等竞赛中,我校2人获特等奖,36人获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山东省创客大赛、山东省科技大赛中,22人次获得全国一等奖,49人获省级以上一等奖;在全国书法篆刻、全市绘画大赛,11获市级以上大奖,学校获贡献奖。
9、在省市体育联赛中,我校荣获多项冠军。
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东营市篮球特色学校。一年来,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认真落实两操一课,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阳光体育成为新名片。组织了大课间阳光跑步、篮球赛、足球赛、第二届迎新接力赛等活动。在东营市14届中学生运动会中,足球队获冠军,田径队破市纪录;在山东省足球、篮球联赛中,足球队、篮球队获第四、第九名,全市最好成绩;在山东省游泳比赛中,2人获一级运动员;在全国健美操联赛、全国体育舞蹈比赛中,获有氧踏板第一名,3人获拉丁舞第一名。
10、我校成功组织第七届“五最”教师评选。
2018年12月中旬,我校第七届“五最”教师评选活动圆满完成。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年级部、党支部精心组织,按照民主投票、全面评议、公开公示的程序,全体学生、家长、非党员教师用无上的权力、独到的慧眼、神圣的一票,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96人,“最让群众满意的党员”38人,“最使家长放心的班主任”30人,“最佳窗口服务之星”21人,“最佳奥赛社团及兴趣小组辅导教师”15人。“五最”评选是我校推进名师工程,打造一流教职工队伍的重要举措。一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开设师德教育云课堂,组织先模评选。通过“内引”、“外培”方式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403人次获校级荣誉,87人获市级以上奖励,16人记市级三等功。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使命在肩,初心如磐。站在新的起点上,团结奋进的一中人,将牢牢秉持“敬学”的办学理念,以条件、师资、管理、质量“四个一流”统揽全局,以“四园”校园建设为引领,加强对新课程、新高考的研究,提升校园文化,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为“造就可持续胜任的老师,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打造可持续攀高的一中”而努力奋斗!
东营市第一中学2017年提名大事
1、“共助困难学生成长”主题活动收效显著。
作为东营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我校针对农村学生多、困难学生多的现状,学校推出了免费烫菜系列、提供了学生勤工俭学岗位,教职工开展了“共助困难学生成长”主题活动,社会爱心人士积极风险爱心。一年来,加大贫困学生救助力度,累计争取救助资金1372313元,救助贫困学生1190人次,坚决不让一名学生上不起学,上不好学。“爱心永恒,幸福传递”,已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
2、我校隆重举行第33个教师节表彰活动。
为弘扬尊师重道的浓厚氛围,我校隆重举行第33个教师节表彰活动。共表彰了十佳师德标兵、十佳资深教师、十佳新校建设标兵、十佳校园服务标兵,以及2017年高考功勋教师和班主任48人、年度优秀教师93人。
3、学校获山东省文明校园称号。
2017年12月,我校荣获省级文明校园称号。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创建文明校园的精神与要求,依据创建标准,充实创建内容,完善创建措施,提高创建水平。学校通过组织宣讲团,利用知识讲座、主题演讲、座谈问答、实地调查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师生普及了社会、生活和礼仪常识,开展了推广文明礼貌用语,倡导文明行为,普及了安全文明出行等常识,帮助师生树立了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提高了全校师生的文明素养。学校开展了“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文明一中人”、教师网格义务劳动等教育活动,通过评选学生文明标兵,文明宿舍等,大力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我校顺利通过山东省文明单位复查验收。
4、学校被评为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2017年7月,在山东省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验收活动中,我校被评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自2014年我校启动省信息化试点校建设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以新校建设为契机,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网络化教学、智能化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我校建成了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系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5、开设富有一中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通用技术课,通过组织通过组织《我爱记单词》、化学方程式听写比赛、语文诗词大赛等活动,开设北大先修课程等,创新校本课程载体。学校成立了学生心理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开设学生生涯规划课。依托我校山东省唯一一所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编写《国家安全教育读本》,举办安全教育优质课。根据学校实际,编订《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为学生自主选课提供科学指导,形成个性化的“课程表”。
6、学校校友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7年8月,为加强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共商建设大美、大爱新一中,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东营市第一中学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工作办公室的宗旨是服务校友,联络校友,促进母校与校友共同发展。校友办开通东营市第一中学校友工作专栏网页,统计1988至2014年已经毕业的27个年级、600多个班级、近 30000名校友通讯录,成功举办第一届校友座谈会,成立校友工作志愿者团队。近年来,学校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联系,设立每年正月初六为校友回母校的聚会日。同时,校友也关心母校发展,心系母校恩师,设立了弘德基金,为新校捐献校友石,传播着东营市一中的品牌和名声。
7、学校志愿者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7年,市一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要求,本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宗旨,结合学校实际,紧密围绕“弘扬雷锋精神、促进校园和谐”活动主题,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各项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市一中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500名,单位年开展活动次数30次。其中,我校“我心恒爱”志愿小组坚持到启明康复中心陪护残疾儿童;学生会“红烛”志愿服务队坚持走进市老年乐园,开展爱老、敬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