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似水,岁月如歌。又到岁末年初时,站在年尾看年头,即将过去的2012年是平凡的一年,但是在市一中的办学史上却又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过去一年,是辛勤播种与耕耘的一年。岁末盘点,市一中“盘”出了喜人的成绩,收获了饱满的果实。有时,语言的描述显得苍白无力,而相机却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者!
一、领导班子 务实创新,科学管理 谋划新篇。
二、领导调研 高度肯定,外校来访 连连称赞。
三、师资建设 有序推进,四最评选 树先评优。
四、 岗位竞聘 激发活力,党团组织 建立健全。
五、 北大实名 校长推荐,高校生源 优质基地。
六、 学科奥赛 全面开花;自主招生 培优补差。
七、 素质教育 文化强校,文体活动 精彩纷呈。
八、 德育活动 扎实有效,家校合作 携手共进。
九、 赏识教育 发现亮点,量化管理 学生自主。
十、 科技教育 崭露头角,创新大赛 获奖频频。
十一、以人为本 深入基层,校长信箱 畅通民意。
十二、扶贫济困 真情奉献,大爱之歌 回荡校园。
十三、抗震加固 安全保障,硬件改造 优化环境。
十四、食堂饭菜 花样繁多,小笼蒸包 蜚声内外。
十五、安全工作 常态规范,绿化保洁 美化环境;
十六、一中亮点 媒体聚焦,外塑形象 内鼓干劲。
一、领导班子 务实创新,科学管理 谋划新篇。
的高三学习与生活为家长们答疑解惑。
5月23日、29日,学校分两次召开2010级和2011级班主任工作座谈会,史本泉校长听
取了每一位班主任对各自班级的工作情况汇报。
6月3日,史本泉校长同我校藏族学生座谈,关切的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6月3日,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对高考,中考,高二、高三年级教室和
办公室搬迁,高三志愿填报,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高一新生报到和新招聘教师岗前培训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6月7日—9日,2012年高考如期举行,各级领导对市一中考点的高考组织工作
给予了高度评价。
6月13日,2013届准高三师生动员大会召开,擂响了2010级高三的战鼓。
7月1日、2日,史本泉校长分四次为2012级新生及家长作入校教育报告,揭开了市一中家校合作的新篇章。
7月5日,市一中2012年机构调整和岗位竞聘工作全面展开。
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
二、领导调研 高度肯定,外校来访 连连称赞。
6月8日,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莅临市一中,对市一中考点的高考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9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申长友教师节前夕走访慰问,对市一中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0月31日,市教育局局长梁海伟到市一中视察指导工作。
5月26日,淄博十中来我校参观学习。
9月4日,临沂教育考察团一行来我校参观学习。
9月18日,莘县实验高中来我校参观学习。
三、师资建设 有序推进,四最评选 树先评优。
8月18日,东营市高中教师远程研修视频会议在我校召开。
8月18日,我校召开2012年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动员会,拉开了2012年教师远程
研修的序幕。
8月19日,我校召开2012年新分教师培训会,史本泉校长给新分教师上入职第一课。
10月7日,我校邀请诸城市教学专家到校指导教学工作。
10月11日,我校召开高三一轮复习经验交流会。
11月—12月,学校开展“四最”评选活动,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61名,“最让群众满意的党员”28名,“最使家长放心的班主任”33名,
“最佳后勤奉献之星”10名。
四、 岗位竞聘 激发活力,党团组织 建立健全。
7月5日,我校召开机构调整与岗位竞聘大会,全面启动岗位竞聘工作。
9月22日,我校隆重召开第七次团代会暨学代会。
9月20日,我校召开教工团支部成立大会,正式成立教工团支部。
五、 北大实名 校长推荐,高校生源 优质基地。
10月31日,市一中获得“北京大学2013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
6月1日、
6月30日,清华大学校办主任、招生负责人李志华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为我校题词:“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
2012年,我校先后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聊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六、 学科奥赛 全面开花;自主招生 培优补差。
张一凡同学在全国数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一等奖,取得报送资格。是市一中历史上获得的首个奥赛一等奖。
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东营赛区初赛在我校举行。我校取得优异成绩,两名同学获提高组全国一等奖,取得报送资格。
七、 素质教育 文化强校,文体活动 精彩纷呈。
2012级新生军训让新生和新生家长们感到震撼,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
9月28日,我校隆重举行第二十四届秋季田径运动会。
3月7日,市一中庆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异彩纷呈。
5月,市一中庆“五四”文体活动热闹非凡。
10月17日,市一中举办教职工篮球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八、 德育活动 扎实有效,家校合作 携手共进。
6月3日,市一中隆重举行2012年金杏采摘仪式。
5月12日,我校召开2012年高考专题报告会,史本泉校长作专题报告。
7月1日,我校召开高一新生及家长入校教育报告会。
12月1日、
九、 赏识教育 发现亮点,量化管理 学生自主。
十、 科技教育 崭露头角,创新大赛 获奖频频。
11月—12月,市一中举办首届校园科技节,培养了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十一、以人为本 深入基层,校长信箱 畅通民意。
以人为本:学校大门增设斑马线,为师生上下学保驾护航;第二教学楼每个教室安装两台空调,给夏日里带来清凉;将医务室门口配电箱进行迁移,方便师生进出;为1号宿舍楼增加供暖加压设备,让同学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寒冬。
十二、扶贫济困 真情奉献,大爱之歌 回荡校园。
6月3日,全校教职工为贫款生捐款。
市民政局副局长王新俊一行就贫困生民政扶助问题到我校进行调研。
十三、 抗震加固 安全保障,硬件改造 优化环境;
2012年暑假,我校对图书馆、大礼堂和第三教学楼进行抗震加固,
2012年暑假,对第一教学楼七层会议室进行改造装修,为教育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对学生物品转接处进行了装饰装修;
食堂餐卡售饭系统由插卡式改为感应式,提高了售饭效率;
新改造建设两个微机室,保证了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设;
北食堂增加了部分设备,为花样可口饭菜提供了硬件保障。
十四、食堂饭菜 花样繁多,小笼蒸包 蜚声内外。
十五、安全工作 常态规范,绿化保洁 美化环境。
《东营市一中扫雪紧急预案》未雨绸缪,2小时不到,校园主干道积雪一扫而光,给师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十六、 一中亮点 媒体聚焦,外塑形象 内鼓干劲。
齐鲁晚报、黄三角早报、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电视周刊等平面媒体;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东营电视台、东营教育电视台等电视媒体;网易、中国经济网、大众网、东营政务网站、东营网、东营网络电视台、东营教育信息网、大众论坛、黄河口论坛等网络媒体先后聚焦一中亮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通讯员 丁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