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中秋意 悠悠家国情
高一语文组 张蓓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浓浓中秋意 悠悠家国情》。
丹桂飘香、玉露生凉,又是一年中秋至,明月千里寄相思。
在所有关于中秋的情感寄托中,“团圆”无疑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来,中秋圆月高悬在中国人的精神星空,指引归家团圆的路,寄托依恋家国的情。中秋,蕴藏着中华儿女对小家幸福、国家富强的祈愿和追求。
中秋是家的节日,我们祈愿家人团圆,家庭美满。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中秋是一曲望月怀远的爱情歌,一段千古传颂的兄弟情,是只身一人时可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举家同祝时可以“团圆最相称,尽饮至深更。”在现代人的心中,中秋是一次清风朗月中的举家出游,是一场欢声笑语中的全家团圆,是航天英雄聂海胜回到地球最想吃的那碗襄阳牛杂面,是在外打拼的异乡人卸下行装最想见的那张灿烂笑脸。明月万古如一,世间流年更替,不变的是浓郁的乡愁,深沉的思念。
中秋是国的节日,我们祈愿国泰民安,承平盛世。
家国同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写于和妻子的生离死别中;岳飞“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精忠报国”之志,从小被母亲刺在背上、刻进骨血;杜甫听闻“剑外忽传收蓟北”,和妻儿一道“漫卷诗书喜欲狂”……
历史告诉我们,国不安然,何以家为?家家欢颜,国有体面。
团圆背后,为了家国安宁、交通畅通、街巷整洁,边防战士、消防员、医护人员、客运服务员、清洁工人……多少肩负使命的人以岗为家、以国为家,把佳节团圆的机会让给了他人,把思乡之情化为了工作动力。
当高铁实现“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盛况,团圆有了更稳固的保障;当互联网消除“鸿雁长飞光不度”的遗憾,亲情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当嫦娥五号“可上九天揽月”,当三名中国航天员由天宫空间站“谈笑凯歌还”,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探月飞天梦正在一步步实现……腾飞的中国以她的担当不断满足每一个家庭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满足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百年风雨征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100年前,青年毛泽东说:“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100年后,我们青年人同样义不容辞,如涓涓细流汇成巨浪奔涌,这是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浓浓中秋意,悠悠家国情。最后,祝我们的亲人、友人健康平安,祝我们的老师、同学团圆美满!祝我们大美一中越来越好!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国家前进的步伐中收获更多幸福;愿我们的国家能够在风云激荡的时代里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