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
东营市第一中学 李衡斌
摘要:“立德树人”应该是只有在政治教学中才会接触到的词汇,但实际上,每一门知识都是相通的,或者说是相互渗透的。高中物理和政治似乎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其中的知识点却在教育着我们,给予我们 “立德树人”的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高中物理的力学教学要点,浅谈如何使其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
关键词:力学教学、高中物理、立德树人、思想、想象力
前言:物理是理科科目,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并利用一些基本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者是通过创造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是在力学的教学中,其独特的教学成分,还可以延伸到思想道德的教学中来,能够通过“力与力”之间的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力学现象来启发我们“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 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启示我们人与人的和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而且有一个“力”存在,必然会有相对的力产生。这是我们高中物理力学当中最基本的概念,学生对其的记忆和理解也没有难度。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正是我们引入人际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正如力不会单独存在,相互依赖一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存在,没有人可以不和他人交往、交流。如果想要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将自己置于社会当中,就如力必须表现在物体上才有意义一样。在高中物理力的概念教学中,老师就可以适当"借力育人”,鼓励学生积极和别人交往,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启示我们要合理分配压力。
高中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不敢有一丝的放松,但是这种强压生活往往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不平衡,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力学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对力的分解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一个看似很复杂,没有任何方向的力,只需要稍加分解,对角度和力的大小进行计算,就容易将问题理明白。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自己的压力进行分解,然后一步步解决,这就是力学带给我们的“立德树人”的启发。而力的合成则更多的体现了人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几个简单的力的分析,得出“合作”是处事之道,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总结,其实“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或者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它,正是它的无处不在更能启发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合理利用力学中的知识点,辅助想象力,延伸到我们身边,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甚至有更加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冷绪信.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1(05):131.
[2]张士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