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至17日历时四天,东营市首届新教材教学改革展示课活动在东营市一中成功举行,并圆满完成。
展示内容为新教材必修下第六单元,本单元三课,包括5篇古今中外经典小说,分别是《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
除了25位参赛老师对本单元解读设计与教学展示外,17日下午,市语文教研室徐国亮主任还专门针对本次活动就新教材教学改革做了精彩的讲座。
徐主任从本次活动主题“新教材教学改革”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第一个要搞清的问题就是新教材之“新”在哪里,也就是它与之前旧教材(各地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这是进行下一步教学改革的前提,只有知道新在哪才明白教学改革的方向。那么新教材之“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新教材对教什么有了明确的任务规定。与之前旧教材相比,教学任务明确,避免课堂教学盲目性与随意性。依据就是新课标。语文新课标(2017年版2020修订)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另外,新课标将课程目标设置为18个学习任务群。因此,新教材作为载体就是通过完成任务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这里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和新教材之间的关系。
第二,对新教材的学习与研究。关注新教材编写结构与编写意图。如每个单元均有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三部分构成。这些就是对本单元落实任务群和提升素养的具体说明。
为了体现和落实以上这些要求,徐主任以经典篇目《祝福》为例,结合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具体解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深入浅出,紧紧扣着语言的建构、运用、创造、表达能力的训练,落脚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贯穿着审美的鉴赏与创造,体现本单元人文主题“观察与批判”。教学设计还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组织形态,新颖独特,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思考的兴趣。全场老师无不为之赞叹。
徐主任的教学设计全面落实了教学任务群,并且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所有设计环节强化了实践导向,促进任务教学常态应用。将教材内容转移到学习任务上来。他用具体的实践案例解读了对新教材精神的理解。
第三,基于此,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学设计的改变。因此教学设计要实现三个方面的改变。一改是将主问题设计作为教学最主要内容,以问题进行引领、强化,用问题撬动学生的思维。他例举了《祝福》《促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三个主问题,并详细分析了每个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提升的素养和能力的。二改是老师要多向学生学习活动方面靠拢,不是把主要心思用在怎么讲,而是改变教学组织形态。老师转变角色,在学生学习中更多做一个设计者、组织者和整合者。三改是将单元学习任务置前,应成为学生学习任务,也是老师应落实的任务,不再是像以前一样的课后练习题。
此外,徐主任还就老师们普遍的疑惑——单篇教学与单元教学进行了解答。从单元意识、单篇教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如何处理好单篇教学与单元设计教学的关系。
徐主任三个小时的讲座对全市的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深化作用。有理念,让参赛的老师们对新教材有了更全面而深刻认识;有实践案例,操作性强,也让老师们的教学有了具体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