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2016年全国卷Ⅲ)
2.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2018年新课标Ⅱ卷)
3. 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2018年北京卷)
4. 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2015年全国卷Ⅱ)
5.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2018年新课标Ⅱ卷)
6. 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上,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 ”。(2016年全国卷Ⅲ)
7.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2019年全国卷Ⅱ)
8.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2014年全国卷Ⅱ)
9. 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2017年全国卷I)
10.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2019年全国卷Ⅱ)
11. 杜牧《阿房宫赋》中以“ , ”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2016年全国卷Ⅱ)
12. 《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2016年全国卷I)
13.《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018年新课标Ⅲ卷)
14. 《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2017年全国卷Ⅲ)
15. 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2016年全国卷I)
16. 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 , ”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2019年全国卷Ⅲ)
17.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2017年山东卷)
18.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2018年新课标Ⅰ卷)
19.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年全国卷I)
20. 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2019年全国卷Ⅰ)
21. 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2014年全国卷I)
22. 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2016年全国卷Ⅱ)
23.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2017年山东卷)
24. 杜甫《登岳阳楼》颔联“ , ”,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千古传诵。(2016年山东卷)
25.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2018年新课标Ⅲ卷)
26. 李煜《虞美人》词中“ ,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2016年山东卷)
27. 《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 ”。(2019年全国卷Ⅲ)
28. 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2018年新课标Ⅰ卷)
29. 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2018年北京卷)
30. “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 ;祖母无臣, 。”(2018年北京卷)
31. 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谈,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 ,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2018年北京卷)
32.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 ,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 ,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 ,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2018年高考天津卷)
33. 《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2018年新课标Ⅰ卷)
34. 《论语·子罕》中,孔子用“ , ”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2019年全国卷Ⅲ)
35. 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 ”。(2019年北京卷)
36.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 , ”。(2015年重庆卷)
37. 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2015年重庆卷)
38. 《论话·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2020年新课标卷)
39.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2020年新课标卷)
40. 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 视线常被遮断。(2020年新课标卷)
41. 《离骚》中“ ,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有所反映。(2020年全国Ⅰ卷)
42. 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 ” 两句。(2020年全国Ⅰ卷)
43.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 ”。(2020年全国Ⅰ卷)
44. 《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2020年全国Ⅱ卷)
45.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2020年全国Ⅱ卷)
46. 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2020年全国Ⅱ卷)
47.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 , ”。(2020年全国Ⅲ卷)
48. 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却了炎热。(2020年全国Ⅲ卷)
49. 《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2020年全国Ⅲ卷)
50. 《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 ”。(2021年全国甲卷)
51. 《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2021年全国甲卷)
52. 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2021年全国甲卷)
53. 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 。”(2021年全国乙卷)
54. 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 ”。(2021年全国乙卷)
55.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了春日的洞庭湖景色,其中写到花草的句子是“ , ”。(2021年全国乙卷)
56. 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 , ”,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2021年新课标Ⅰ卷)
57. 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 , ”;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2021年新课标Ⅰ卷)
58. 《楚辞·招隐士》中有“ , ”的经典句子。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 , ”。(2021年新课标Ⅰ卷)
59. 《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 ”;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2021年新课标海南)
60.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 , ”,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2021年新课标海南)
61. 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 ”。(2021年新课标海南)
62. 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写剑阁的险要,告诫人们警惕战乱。(2021年新课标重庆)
6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后,又用两句话对后世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这两句话是“ , ”。(2021年新课标重庆)
64. “日边”一词的字面意思就是太阳旁边,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如诗句“ , ”中“日边”的含义就是如此。(2021年新课标重庆)
65.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2021年新课标辽宁)
66.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 , ”;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2021年新课标辽宁)
67. 古代的诗人受到《楚辞• 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启发,创造出“落木”一词,以指代落叶。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 , ”。(2021年新课标辽宁)
68. 《屈原列传》中,屈原感受到君王听信谗言的句子是“ , ”。(2021年江苏卷)
69. 《答司马谏议书》中表述不为生事的句子是“ , ”。(2021年江苏卷)
70. 杜康代指酒,写出带杜康的诗句“ , ”。(2021年江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