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第一中学
“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广大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根据市文明办建设“道德讲堂”的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依托“道德讲堂”,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种行为,实现广大师生对道德典型“可信、可敬、可学、可为”的现实效果,在全校努力形成讲道德重礼仪、人人争做“文明一中人”的生动局面,为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道德讲堂”建设主要工作
㈠组建宣讲队伍。聘请道德践行先进人物、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师德标兵、取得显著成绩的校友、学校法制副校长、交警队交通安全宣讲人员、心理咨询专任教师等人员组成宣讲队伍。
㈡明确宣讲主题。宣讲活动以“三心教育”(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为主题,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为基本内容,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等形式,广泛宣讲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涌现的先模人物以及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优秀品德的先进事迹。
㈢营造浓厚氛围。在学校礼堂、演播室开设专门的“道德讲堂”场所并加挂标识牌,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上墙。利用文字、图片、背景音乐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同时,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等载体丰富讲堂形式。
㈣开展丰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普及国学经典、文明礼仪、法制教育等道德规范和实用知识,着力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素质;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和重大活动,组织经典诵读、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和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扩大“道德讲堂”的效果。开展活动常态化,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每月至少安排一次,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形式灵活。对每次开展的活动情况及时以文字报道、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等形式进行整理归档。
㈤切实注重实效。通过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广大师生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在学校形成“好人好报”的导向,“崇德尚善”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道德讲堂”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㈠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道德讲堂”建设,专题研究“道德讲堂”建设工作,建立健全“道德讲堂”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史本泉为组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利波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学管处李新城主任为具体工作联络员,认真谋划,确保各项工作新学期开学后高效运行。
㈡注重发现和宣传。开辟专题宣传栏,及时报道“道德讲堂”建设情况,及时发现和报道活动中涌现的各类道德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成功做法,继续深入开展好“文明东营人”的推荐评选工作,大力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