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六月十一

试着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发布时间:2012-03-16 点击量:1342

试着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高二级部   程志伟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对班级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每周一次的班会来实现,我今天交流的内容就叫“试着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

当然,要开好主题班会先要有一个主题,我一般是每学期开始,先在班里组织问卷调查,然后确定本学期的班级目标。比如高一上我们班的学期目标是:主动改变,适应高中。

对学生来说,初中升入高中是其人生阶段的第一次重要转换,为了使学生适应这个转变,我特别强调学生要主动调整以适应新环境、新管理、新老师、新同学、新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班围绕着“改变、适应”这个主题召开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班会。

第一,  营造充满关爱和友善的班级氛围。这个班会主要是自我介绍、特长展演,做点小游戏、小测验什么的。虽然这个环节很普通,但是我觉得尽量不要减掉。因为这是班级全体同学建立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第一步。

第二,  借助往届学生进行经验传承。我们这届学生借助了清华的万超,山大的张玺、张雨桐,西南财经的窦艺璇,石大的牛玉峰五位同学。这些同学以“致107班同学的一封信”为题目,统一以“亲爱的学弟学妹,你们好”开头,分别发来了25005000字的邮件,张玺和张雨桐还分别录制了20多分钟的视频。这些同学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差别,谈怎样适应学校的管理,谈怎样适应宿舍制度和作息安排,还谈了一些大学生活的压力和趣事,这些“过来人”的现身说法,他们对高中生活的理性认识,以及对母校的感恩情怀对新生们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连续通过四次主题班会宣读这些书信,观看视频,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感受,谈自己对高中生的打算。这对新生迅速把握高中生活的特点和形成对高中生活的正确认识很有帮助,几期班会效果很好,当时很长一段时间学生们在周记都议论这些学长的话,甚至一些还成为了学生们的座右铭,比如张雨桐的“我们要用三年后最好的结果来祭奠三年来留下的汗水和泪水”,万超的“我今天一定要比昨日强”等。

高一下,我们的学期工作目标是:端正态度,学会学习。

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适应了高中学习生活,但在平时的交流和学生的周记中却有许多同学流露着这样的心态:高中生活三点一线,枯燥乏味;甚至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有这样的说法,熬过高中三年,苦日子就到头了。学生这样的心态和家长这样的教育虽然一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学习是被动的、痛苦的。这在心理学上叫“意念强迫法”。这种方法突出的一个弊端是抑制学生的学习活力,表现为学习沉闷,喜欢单干,不愿合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开了一场辩论会(或者叫做研讨会),辩题是“学习是苦大于乐还是乐大于苦?”我们组织这场辩论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清楚左右学生“苦”“乐”的到底是什么?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学生争论很激烈,最终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学习本身辛苦但并不痛苦。这场辩论至少在一个方面震动了一部分学生: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认为学习很痛苦;一部分同学认为学习是个痛苦差事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同学有了更高的认识境界。辩论结束后,当时的气氛有些严肃,为了缓和一下,我给学生们打了个比喻,做了个总结,大意如下:

学习跟其它任何事情一样,要想做好,必须投入大量的体力和脑力,所以学习肯定辛苦,这跟打球一样,累的大汗淋漓,甚至双腿抽筋,很辛苦,但爱打球的人却并不因此感到痛苦,甚至说是乐在其中,是辛苦却快乐着。为什么这样,乐在何处?我想,是乐在球场上的成就感。一场球下来,你突破犀利,痛快;防守到位,高兴;投篮很有准星,爽歪歪。假如,我是说假如,假如你突破时老是被盗走球,人过球不过;你防守时别人把你当空气,过你跟过个木桩似的;你投了十次篮,结果被帽了九次,你还能乐吗?我想很难,除非评价机制变了,每场球评被帽王,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所以,造成你感觉学习是个头苦差事的不是学习过程的辛劳,而是成绩与理想的差距。许多同学理想很高,也认真的学了一段时间习,等考试时却发现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便心生抱怨,变得消极。通往理想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消极和抱怨不在其列。消极和抱怨只会在惯性失败中走向放弃。只有更多的付出,更高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让你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高二上我们的学期目标是:有活力,才有效率。

文理分班后,由于班级走了几个活跃分子,像张文、梅文文等,新来的同学还没放开手脚,班级上课时一下子沉静了不少,课堂气氛有些沉闷,任课老师多有反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连续开了两期主题班会,班会主题是“什么样的班风是你最期待的?什么样的课堂是你最期待的?什么样的同学课堂表现是你最期待的?”最后,大家书面总结如下:踏实而又宽松的班风是最期待的,活跃而不混乱的课堂是最期待的,课堂积极发言的同学是最期待的。关键是怎样建设一个活跃的课堂,问题是怎样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顾虑。和班委们商量了多次后,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围绕此进行相关的班级文化建设,在班里张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标语,如活跃≠聒噪,踏实≠沉默;不让别人的思考代替我的大脑,不让别人的发言代替我的声音。二、暂停一个月每周班会时的学生学科交流,改让课堂积极发言的同学作交流。三、每两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一次评价,评价方式是按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为ABCD四级评价,利用答题卡,每两周你的表现就能看到你的得ABCD百分率。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关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主要是在班会上做了以下尝试:

一、      播放李小鹏老师关于学习方法的讲座,印刷一些学习状元的方法总结。

二、      让某科成绩优异或进步快的同学交流心得;

三、      我把听课分为三个境界,让同学对号入座,思考提升方法。我给学生打了个比方,老师课堂传授知识,就在讲台上撒糖果,第一类同学,接住了老师撒来的糖果,然后顺手把它放在身前的空地上;第二类学生,把接下的糖果放在准备好的筐子里;第三类同学,把接下的糖果按颜色或按味道或按大小整理好放在储物的格子里。三类同学听完课都很高兴,因为他们都觉得接住了老师的糖果,即都听懂了老师讲解的内容。但这三类学生的听课有质的差别。第一类同学要占用宝贵的自习时间去整理身前凌乱堆放的糖果;否则他永远是学得糊涂。第二类同学,虽有所收拢,但整理、归纳的工作课下是少不了的。第三类同学,在课堂上就整理好了,该记忆的记了,新知识已纳入了原有的知识体系,课下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训练,去提升。

    以上,是我在主题班会上得一些探索,愿意得到同志们的批评和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