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06-04-24 点击量:2648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成守军
时常,听不少班主任说,班主任工作太苦、太累,时间紧张不说,学生调皮不听话简直令人无法忍受;甚至,有的班主任对工作厌恶到无心容忍的境地。其实,我以为,这不是工作的苦累问题,而是心态问题,方法问题。
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个性、会思考的人,他们有时候不守纪律,不配合工作,经常让你失望,在所难免。作为一名教师,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试想,如果学生个个都是守纪律、听指挥的好学生,那么还要我们这些班主任干什么?和任何工作一样,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有创造性的工作而不是一项简单机械的工作。我想,那些对工作感到厌烦的教师是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了一项机械的管人活,由此,天长日久地从事一项自以为单调乏味的工作,怎能不生厌?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当 “花匠”而要做“园丁”;作为班主任,我们更不能充当一个“保姆”加“警察”的角色,对班内学生“卡”“堵”“阻”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要走进学生们的心灵,“疏”而“导”之,做他们的朋友,以指导者的身份让学生们做自己的主人、生活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只要施之以适宜的方法,班主任工作不仅能够做好,而且会做得很高兴,甚至很轻松。
一、爱心当先,培养良好的情操。
没有爱心的集体,是一个散乱的集体,一个软弱的集体;没有爱心的学生,永远成不了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但班主任的这一工作却不能靠压迫、命令、说教来完成,而必须在生活中、在教学中以身示范,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潜移默化,如春风化雨滋润田之禾苗;任何的赤日炎炎或者急风暴雨都会让禾苗枯萎死亡。
有一次,一位学生半夜忽然发烧,我二话没说,立刻将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所幸仅是受寒感冒,打了三天吊瓶,好了。当这个学生还给我医疗费时,我开玩笑地说:“好好学习,等你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后再加倍还我吧。”就这样,做学生的老师,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的贴心人,将一份份爱心化作涓涓细流滋润于学生,由此,学生在接受这一份份爱心的同时也自然激荡起了心灵爱心的浪花。在给一位贫困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班四十多个人竟捐款近两千元!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让学生培养起了良好的情操,为他们的遵规守纪、成才报国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二、集体为重,树立良好班风。
班主任要努力培养班内同学的集体意识,建设一个舆论向上、学风良好的班集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什么是集体,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并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荣誉联系起来,把自己融合于集体之中,最终把集体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
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是组织集体活动。只有开展集体活动,学生个体才能感觉到集体和集体力量的存在,感觉到个体对于集体的依存关系,才会为集体的荣誉去努力、去奋斗。这样才能形成集体的凝聚力。所以,当一个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多种内容多样形式的集体活动,并赋予积极的意义和高尚的情趣,形成融洽向上的集体心理气氛,来催化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为了强化集体荣誉感,有时候需要将班集体置于年级或学校乃至社会的大集体中,开展班际或校际的竞赛或联谊活动,这样的教育效果会更好。
三、学习为先,养成良好学风。
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培养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使全班同学在学习上肯钻研,肯思考,敢创新。
首先要做好学生与科任教师间的沟通,起到教与学的桥梁作用。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及时向教师转达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听取教师对学生学风的反映,以便使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一旦良好学风形成,就会成为班集体中学习进步的动力,个别不愿学习的同学也会迫于班级学习风气和舆论的压力,而逐渐稳下心来,跟着大家一起学习。同时,良好的学习风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能促使勤奋、谦虚、严谨、进取、创新等积极性格的形成,从而克服懒惰、消沉、骄傲、自卑、草率等消极性格。
良好的学习风气还必须和良好的学习态度相联系。要提倡勤奋刻苦、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不畏劳苦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学习上,困难与挫折是常有的,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能灰心、丧志。古语说:“哀莫大于心死。”丧失信心是最可怕的。在困难面前要知难而进。在班级里少数人勤奋,其他人贪玩是不行的。所以班主任要经常鼓励表扬勤奋者和知难而进者,使其形成风气。这样就能使全体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否则,少数勤奋者也会被弄得懒散起来。同时还要提倡虚心求教,勇于探索。虚心求教表现在不懂的要积极主动地去询问任课教师,也表现在虚心向同学求教。班主任要鼓励表扬那些虚心学习又不断进步的同学,使全班形成好问好学、研究探索的良好风气。
四、活动为辅,增强身心健康。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和开展课外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班主任要把组织学生课余活动变成学生们自己的事情,一方面要让学生人人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专长,使全班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人人有岗位,有职责,人人有受教育锻炼的机会,特别是对平时比较后进,不太关心集体的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要给他们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在班内,我根据学生的专长,成立了文学爱好小组,理化实验小组,生物科学小组,英语会话小组等。在活动中,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指导,还要表彰好人好事,发动学生谈收获、谈体会,突出活动的思想效果,使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五、学生为主,更新管理观念。
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飞速发展,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可能比教师了解更多的现代信息和知识,这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地位”。新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辅助者,而不再是领导者。作为新型的班主任,应该由原来的“最高执法者”改变为“民主的合作者”。要实现民主的班级风气,就必须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体制,民主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让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又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人人有岗位,个个有责任,大家相互督促,取长补短,使每个人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总之,如果我们以愉快的心态,适宜的方法,班主任工作不仅能做好,而且会变得很快乐、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