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九

班主任工作室第一次活动发言稿--王岳

发布时间:2013-05-30 点击量:2812

这几天通过阅读有关雷夫的文章我有以下几点收获:

第一,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要耐得住寂寞。雷夫说:“对教育,我不过是比其他人多了一点热爱。”在一个学生大多来自贫民社区、母语不是英语、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打架斗殴非常普遍、秩序混乱成为常态的学校,雷夫一呆就是25年,毫无倦怠,这足以让我们看出这位普通小学教师对教育职责的坚守。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老师。”“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给孩子再多的奖赏也比不上我们用心的陪伴。教育无捷径,真相往往是朴实的。

第二,欣赏雷夫老师提倡的“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雷夫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雷夫在书中说道:“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身教重于言教”是呀,信任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也是教育的起点。没有信任,何来的教育。也欣赏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这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这是56号教室的口号。

第三,中国教师对雷夫提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管教孩子,如何惩罚孩子,如何在纪律与自由之间获得平衡。这反映了当前中国教育的一大困境——现在大家都知道把孩子管紧了不好,但不管肯定不行,究竟如何“管”,很多人茫然不知所措。其实雷夫的回答很明确,他首先强调“防患于未然”,首先要把课上精彩,上得“激动人心”,有趣的课堂出现纪律问题的概率是很小的。其次,如果真的需要对学生实施惩罚,一般情况下雷夫采用的是“剥夺法”,即剥夺受罚学生参与他喜欢的活动的机会。对于学业成绩,雷夫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业成绩与为学生一生负责的“素质教育”是完全可以兼得的。事实上,雷夫从来没有把学业成绩和全面的教育割裂开来,在他的眼中,学业成绩也是让孩子“人生更美好”所不可或缺的。

雷夫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为了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精彩他们的每一节课,今后我必将为这个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