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相逢在即 从“心”出发——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发布时间:2024-02-25 点击量:1241

学生篇

1.给自己一个缓冲空间

开学意味着自由的假期生活即将结束,不少同学会出现紧张、焦虑、不满、害怕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身心状态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同学们需要做的是给自己一个“心理缓冲期”,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允许自己慢慢调整,允许自己的身心有一个调整的过渡期,循序渐进地切换到开学的频道上来。

2.给自己一个学习准备

为了更好的开启新学期的学习,同学们还要做好学习上的准备工作,对整个假期的学习生活进行“复盘”审视:这个寒假我完成了哪些任务?还有哪些目标未能实现?我的收获有哪些?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在新学期的学习中重点加强?同学们可以在仔细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假期进行梳理总结,看见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为起点,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增强自己的信心,提升自己的学习动力。

3.给自己一个作息调整

经过二十多天的寒假,同学们的作息时间也许相对紊乱。如果在开学当天仓促调整,那么身体可能会有所不适,或精神倦怠。因此,在开学前制订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和手机、ipad等各种电子产品暂时的say拜拜。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突然无法使用,我们在心理上会产生烦躁、无聊、焦虑等负面情绪。建议同学们在开学前一段时间就逐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兴趣爱好和学习上。对于自控能力不够强的同学,如果无法在开学前主动告别电子产品,可以请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4.给自己一个情感连结

和身边亲朋好友主动交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开学前后,同学们可以积极主动联系自己的同学、好友等,分享彼此假期里的有趣见闻和经历,聊聊彼此的心情感受,提前找回“集体生活”的感觉。

家长篇

1.营造开学氛围

临近开学的这几天,家长要按孩子在校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起居准备一日三餐。通过调整“生物钟”,逐步改变孩子的心理“放假”状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协助孩子找回学生的角色,使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

2.减少娱乐活动

阶梯式减少孩子的娱乐时间,给他一个适应和缓冲的过程。家长期待孩子能够在一开学就立刻戒断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是不现实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渐进式地和孩子约定娱乐时长,逐步增加学习内容,这样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

3.准备学习用品

提前帮孩子准备学习用品,适当置办一些新的学习“装备”,增加“开学仪式感”,提升孩子对于新学期的期待。同时,鼓励孩子和同学保持联系,交流新学期的一些学习成长计划和目标等,让其信心十足地迎接开学。

4.了解孩子心理状态

开学在即,很多孩子可能会出现“开学综合症”,出现焦虑、情绪低落、无故发脾气、和被窝难舍难分、和电子产品藕断丝连等情况。家长需要及时关注、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暂时接纳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寻找解决办法。

教师篇

1.调整睡眠,给身体一个缓冲期

为了让在这个假期被打乱的生物钟恢复正常,要提前调整好睡眠节律,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生活慢慢正常化。提前按照上班作息调整,适应“工作时间表”。可以提前做专业阅读,让自己的思维回归熟悉的工作状态。还可以列一个工作清单,罗列需要完成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也能帮助自己减少开学焦虑。

2.养好嗓子,做好准备

在新学期开始前一定要养好嗓子,并记得提前练练嗓,让自己的嗓子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适应高密度、高音量的语音模式。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准备一些滋润喉咙的饮品,比如菊花枸杞茶、蜂蜜柠檬茶等。

3.自我暗示,积极心态

新学期,教师们也有自己需要面临的各种挑战,积极的心态准备,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开展工作。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份开学礼物,一支自己喜欢的笔、摆件或者一句能给自己力量的语录等,让一些微小的不同,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陪伴自己迈入新学期。

4.和家人提前沟通

老师在开学之前应提醒家人们“我要上班了”。尤其是有孩子的老师们,孩子在假期可能对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所以事先告诉孩子“我要上班了”,让孩子心里有所准备,不至于一下难以接受。

5.制定新学期计划

作为老师,既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过去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扎实、比较有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具体地谋划一下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变,破解问题,制定一份新学期计划。其次,还要提前备课,做好准备。开学杂事繁多,记得提前备好课程,争取新学期有一个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