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2013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研修内容
Intel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全员远程研修对象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15个学科的专任教师。研修内容以“基于项目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题,围绕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21 世纪课堂学习的特点、评价策略、评价方法、评价实施等内容开展研修。
二、研修时间
1、助学团队远程培训(指导教师和研修组长)
时间为7月4日—9日,集中培训6天,36学时。
2、全员远程研修
时间为8月19日—24日,集中研修6天,36学时。
三、研修模式
(一)组织形式
远程研修采取“省课程专家团队—学科指导小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即以市为单位组建各学科指导教师组,每个学科指导教师组设组长一人。以参训学校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建研修组,每个研修组设组长一名。
(二)教学形式
1.参训人员登录。
参训学员、研修组长和指导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
2.学员学习。
参训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视频课程和网上课程资源;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阅读课程简报,发表随笔感言;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进行学习反思,学以致用。
3.学习指导。
远程研修期间,研修组长、指导教师和课程专家负责参训学员的学习辅导、引领和管理等工作。
——研修组长阅读点评本组学员全部作业,参与学科指导小组活动;组织本组学员参加在线研讨和线下各项活动;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学习简报。
——指导教师协助课程专家团队,帮助学员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组织研修组长和学员熟悉研修平台、了解研修流程,指导、督促和组织学员学习;阅读点评学员作业和文章,推荐学员作业;编辑学习简报;回答学员问题,归纳学员疑难问题并反馈给学科专家团队;做好学习评价、总结、合格学员确认以及优秀学员推荐等。
——课程专家团队点评和推荐学员作业,对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在线与学员进行交流,编辑课程简报,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远程集中研修结束后一年内,所有参训人员仍可凭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参与教学研讨,开展校本研修,享受平台提供的资源服务和网络研修的跟进服务。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1、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史本泉
副组长:张立波 田效方
成员: 纪玉红 张建全 刘永信 杨 栋 赵吉山 马占武 董海峰 程志伟
职责:全面负责研修工作。
2、检查巡视小组
组长:田效方
成员: 纪玉红 刘永信 马占武 董海峰 程志伟
职责: 1、各级部主任全面负责本部门参训人员的考勤。2、田校长安排办公室主任和教科室主任不定时巡查各级部研修学习情况及出勤情况,及时调度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研修互助小组
根据今年远程研修课程特点,参训人员在校集中学习期间主要采用在各自办公室以单机(电脑)播放学习课程的方式,为方便管理,特成立以教学组为单位的研修互助小组,组长如下:
高一级部:语文组:闫秀芹 数学组:郑华松 英语组:燕道广 物理组:李衡斌 化学组:魏建强 生物组:刘晓行 政治组:燕乐法 历史组:陈 杰 地理组:马京建
高二级部:语文组:朱卫卫 数学组:王晓华 英语组:王 村 物理组:赵华勇 化学组:苗长虹 生物组:孙明浩 政治组:刘国通 历史组:张丙温 地理组:卓爱军
高三级部:语文组:姜松林 数学组:梁景义 英语组:张 晖 物理组:张宪治
化学组:朱世刚 生物组:刘其富 政治组:苑忠国 历史组:袁 平 地理组:霍学英
音乐组:韩会彬 体育组:薛国防 美术组:付安宗
技术组:苏 宇 (包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
职责: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按时到岗研修学习,并互相督促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4、技术保障小组
组长:杨 栋
成员: 苏 宇 刘养胜
职责:负责检修学校网络条件,使之达到规定标准;及时处理参训人员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确保研修工作顺利进行。
5、考勤宣传小组
组长:纪玉红 刘永信
成员:马占武 董海峰 程志伟
职责:办公室负责参训人员的一级考勤和研修宣传工作,有相关报道上传至校园网。
6、研修联络小组
组长:刘永信
成员:王沿宏
职责:研修开始前,负责参训人员的网上注册报名、拷贝研修课程资源、分发《学习手册》;制定我校研修方案,加强研修管理。研修期间,负责研修数据的上传下达,协助参训人员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评论、研讨等研修任务。研修结束后,负责向市教育局提交总结报告,做好和远程研修相关的一系列后续工作。
(二)措施保障
1、研修期间,学校统一管理,集中在学校研修,不得变通方式。每天上午8:00—11:00,下午2:30—5:30 为在校集中研修时间。上午9:30—9:45,下午4:00—4:15分别统一休息15分钟。
2、办公室和级部处室两级考勤,严格签到、签退制度。上午7:30—7:50签到,11:00—11:30签退;下午2:00—2:20签到,5:30—6:00签退。严禁迟到、早退、旷训、串岗等现象发生。巡查组不定时对各研修研讨小组的人员到岗情况和研修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反馈督查结果。
3、各研修组组长负责及时点评、指导及其他相应工作。
4、各研修小组负责人及全体参训人员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在校研修期间imo在线。
5、建立每日晨会制度。上午8:00各级部处室分别召开主任和互助小组组长碰头会。对研修规范、积极、质量较高的小组或个人,通告表扬,并在年度评优选先中予以体现。
6、相关处室提前做好卫生、安全、电力、网络等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7、暑期集中研修后,开展常态化校本研修,开展与集中远程研修主题相关的深度校本教研活动。
(三)日程安排
1、
时间 |
内容安排 |
人员范围 |
地点 | |
第一天 8.18 |
上午8:30—9:30 |
远程研修动员会 |
学校领导、参训人员 |
西院 大礼堂 |
上午9:30——11:30 |
模块0:基础模块的学习 |
全体参训人员 |
2、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