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班40人以下 今年9月至明年7月进行
黄河口晚刊讯 5月24日,我市出台了《全市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今年将在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部分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班额标准为40人以内。
目前,我市“大校额”、“大班额”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市共有小学145所,在校生138908人,3427个班,班额45人以上的1307个班,占小学班级总数的38%;初中79所(含九年—贯制学校38所),在校生72994人,共1569个班,班额50人以上的554个班,占总数的35.3%。而“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实行小班化教育试点,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2013年,按照40人以内的班额标准,全市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起始年级、部分教育资源相对优质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个别班级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到2014年,全市4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0%以上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实现小班化教育;到2015年,全市6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0%以上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实现小班化教育;到2017年,全市7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0%以上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实现小班化教育;到2020年,全市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实现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普及率跻身全国同类地区先进行列,其教育管理、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全国同类地区先进水平。
从今年5月至8月,我市开展小班化教育工作调研,制定全市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和全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推荐条件。市教育局从直属学校中推荐1至2所学校,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各县区教育局从所属学校中各推荐1至2所学校,报市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各试点学校分别制定小班化教育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从今年9月起至2014年7月,教育部门会同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工作结束时,市教育局制定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评估方案,在各试点学校进行自评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进行总结评估。(记者 方舟)
相关链接
全市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主要任务
(一)构建小班化教育管理体系。创新学校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科学管理方法,以小班化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建立适应小班化教育需求的现代学校制度。
(二)构建小班化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实施等方面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教师教学自主权,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管理模式,重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铳一,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
(三)构建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建立完善适合小班化教育,并能与个性化教育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优势叠加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精品小班化课堂,实现教师个性的教、学生个性的学。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差异教学,完善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过程,充分体现小班化教育的独特优势和本质特征。
(四)构建小班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以教师跨学科的培训学习为重点,以转变教育观念、学科专业提升和提高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为着力点,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教学技能、管理能力均能适应小班化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
(五)构建小班化教育评价体系。以建立小班化教育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学校发展评价体系、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为重点,完善小班化教育生态评价制度体系,达成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评价。
(六)构建小班化教育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区域教育资源布局规划,加快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结构。小班化教育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