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广利河畔翰墨飘香,名家齐聚共品书画。“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暨吴悦石师生书画作品展、黄河三角洲第二届中国(东营)艺术博览会在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247幅“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作品、600余幅吴悦石师生书画作品、100余米的张清智百米长卷“美丽的西双版纳”精彩亮相,为东营的书画爱好者带来一场空前的艺术大展。
“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营日报社承办,东营市黄河文化传媒集团、山东亨圆铜业有限公司协办的一次全国性的中国画作品展,展厅设在黄河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
本届“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从2015年1月开始征稿,截至5月1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3540件,5月13日在北京进行了初评,选出了420件作品进入复评。5月26日,417件原件作品接受复评委员会专家们的现场评审,经过几轮筛选,最终选出了247件作品,其中188件入选作品,59件优秀作品。“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终落户东营,得益于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承办单位的积极争取。
6月29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布展工作已完成。“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参加展出的247件作品中,包含了山水、人物、花鸟等题材,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在把握作品思想性、时代性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是一批可以代表中国画较高水平的精品力作。247件参展作品中,东营画家有14件作品入选,其中4件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成为展示东营书画水平的一个窗口。
这是东营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全国性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朱全增介绍,“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展览展出的作品,无论从展品的质量,还是筹备工作来说,可谓全国一流,作品展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在东营美术史上是空前的,在山东省美术史上也是空前的,将对东营的建设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推动产生重要作用。
吴悦石师生书画作品展在黄河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展出。这是吴悦石先生及120余位弟子的600余幅写意中国画首次大规模集中式展出,这120余位弟子中,有40余位是吴悦石先生的入室弟子。在1号馆序厅则是“美丽的西双版纳”——张清智百米长卷展,西双版纳的人文风貌通过画家的画笔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者面前。同时,1号馆内的35个单元展和40余个标准展位,向观者呈现不同风格书画艺术家的作品,让人轻轻移步就能体味不同的视觉享受。
为了给东营的书画爱好者提供聆听大师创作体悟、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6月30日、7月1日下午在“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开展期间,吴悦石、王登科将亲临现场设坛开讲,与广大书画爱好者近距离接触,畅谈中国画的艺术奥妙。其中,吴悦石先生的讲座《谈中国画》将于6月30日下午15:00开始,王登科先生的讲座《我与书法》将于7月1日下午15:00开始,市民可拨打电话7755673预约报名。据了解,“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将持续到7月8日,吴悦石师生书画作品展、黄河三角洲第二届中国(东营)艺术博览会将于7月3日结束。参展的展品既有创作扎实的艺术大师,也有笔意丰润的画坛新秀,大展调动起全国美协会员的参展积极性,将有许多画坛巨擘亲临现场。想透过大展这扇窗,窥见全国中国画创作的综合水准,就来黄河国际会展中心亲近翰墨吧! (记者 孙娟)
短评:当城市融进墨香
当你被247幅大型中国画作包围的时候,你会被整个诗情画意的“场”给震慑住,似乎每一幅中国画都在和你打招呼。这里有小桥流水,也有崇山峻岭,有寻常百姓,也有万家灯火。此刻,若把俗世中的自己沉下来,走进画中去,你便成了画中人。在画中,你微微打一会儿盹,起来揉揉眼会发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仍在眼前。
其实,你更可以想象一下,当几百人在一个几万平方米的展厅中和你一起静静地欣赏这些画作时的感受——一群人走进画中彼此碰撞,心有灵犀一点通,然后大家各自离开,把这些内心体悟的种子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术,真的会让整座城市都美好。
这一次,这座诞生于黄河尾闾的年轻城市选择举办这次全国性的中国画展览,眼光何其独到,思虑何其深远。众所周知,当下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前行,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现代,但也越来越冷,越来越硬。城市亟需一些“软”和“美”的东西来“补心”,而展览中的中国画不就恰好起到作用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美好”都得来不易,需要每一颗追求极致的心来上下求索。本届“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从2015年1月开始征稿,截至5月10日,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品3540件,5月13日在北京进行了初评,选出了420件作品进入复评。5月26日,417件原件作品接受复评委员会专家们的现场评审,经过几轮筛选,最终选出了247件作品,其中188件入选作品,59件优秀作品。能够展出的作品都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我们深信,一座城市对于艺术的拥有和关注,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一座城市能够吸引如此大规模的画展,是源于这里有热爱艺术的市民。 (记者 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