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东营网讯 11月15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虽然存在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但人力资源的质量较高、结构相对合理。其中,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人数130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75.7%,仍有10—15年的人口红利期,这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常住人口的总量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是评价人力资源总量的重要的方面。据统计,2014年,我市常住人口209.91万人,常住人口在全省仅高于莱芜的133.30万人,排倒数第二位,人口总量不足。
“虽然人口基数不是很大,但我市是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城市。”市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科的曹连峰告诉记者,与2004年相比,我市十年共增加了24.26万人,增长13.1%。与此同时,2014年,我市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58.9万人,与2004年相比,共增加了21.98万人,占总人口增加总数24.27万人的90.6%。人口的较快速度增长以及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增加总数中的占比较高,说明人力资源发展有一定后劲。
“总的来说,我市的人力资源素质整体提升,这与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增加是分不开的。”曹连峰说,201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46.43亿元,占东营市地方财政性支出的18.7%。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7213人,与上年相比增长5.2%,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人数130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比例的提高也为科技创新的提高提供了保障,2014年,我市科技活动人员2.8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5万人,占全部科技人员的比重53%,这个比重在全省排名第一。
此外,我市的人力资源结构较为合理,属于“两头低,中间高”的成长型金字塔型。2014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75.7%,占比较大,老龄化程度低,仍有10-15年的人口红利期。(记者张小杰见习记者马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