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山西、湖北名校考察报告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10月 15日—27 日,我们一行七人参加了中国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全国典型名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暨特色学校教学观摩考察活动”。根据安排我们先后赴山西省太原市清徐二中、新绛中学,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二桥中学、荆州北门中学进行了参观考察。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听取了《中国教育报》高级编辑王增昌先生等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以及所考察学校的校长的经验介绍,深入课堂听课观摩,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座谈交流,受益匪浅。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先让我们看几组数字
清徐二中
清徐二中十一所县级初级中学。1997年建校时,学校仅88个学生,而且师资力量也跟不上,仅有的14名教师,多数是专科院校毕业。让所有人吃惊的是,到第四年即成为清徐名校。一所普通学校,至今短短十几年,历年中考稳居全县榜首,2006年中考,又取得了全太原市前15名的好成绩; 2007年中考再创辉煌,位列太原市220所学校第8名。590分以上171人。达线率全县第一;总均分全县第一;合格率全县第一。
北门中学
1995年的北门中学,87名老师63名学生,师生比例倒挂,而且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行为规范差,成为荆州区教育界的一大奇闻。直到200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仍未突破零的记录。2010年高考,本科上线共计811人,上线率为75.2%。二十多位同学被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空军航空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知名学府录取,实现了该校高中教育历史性的突破。特别是今年高考,北门中学再创辉煌,全校810人参考,上一本重点线296人,上二本线471人,上三本线641人,升学率高达79%。
从这些鲜活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艰难发展的历程,更感受到了学校辉煌的现在,美好的未来。那么是什么让这些起初办学条件很差的学校发生如此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他们有什么独到之处呢。让我们走进这些学校去感受一下
一、 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这次考察的学校都是课改名校,它们在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譬如清徐二中的“四环节“活动教学模式、新绛中学的“ 半天授课制”教学模式、汉阳一中的 “
( 一 ) 清徐二中
清徐二中是近年来教改成功的一所名校。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寻求新型教学方式,他们多次赴洋思、杜郎口等学校考察学习。
学习过程中,清徐二中制定了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计划。“要想办出特色,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真正成为课堂主人。”二中在借鉴洋思、杜郎口等中学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教改实际,探索总结出一条“四环节”教学模式,即课前学生预习——课堂上学生展示——同学互动反馈——老师点拨评价。其具体内容是:
第一个环节:目标引路、自主学习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目标导引下,自主学习,独立掌握目标所要求的内容。
本环节中, 教师要做到:
(1)出示自学目标,组织引导学生自学。
(2)全班巡视,获取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特别要关注学困生)。
(3)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自学笔记,学会运用勾画、圈点、批注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自主学习,解读文本。
(2)做好笔记: 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和困惑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目标深化,交流探讨
即围绕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上一环节的学习心得、学习困惑、疑难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使学生对目标进一步感悟理解。
本环节中,教师要做到:
(1)根据学生自学中提取的信息,提示学生自主分析,及时调整充实。
(2)指导学生,生生互动解决问题,交流收获。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合作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倾听他人的建议。
(2)及时记录他人的好方法,新思路。
第三个环节:目标展示,反馈评价
即在自学和小组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如:小组汇报、个人发言、黑板板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师生、生生之间就此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流畅,目标进一步夯实。
本环节中, 教师做到:
(1)组织学生交流,师生互动,小组自行安排学生展示任务,做到人人有责,个个准备,全员参与。
(2)适时调控,组织学生及时评价。对学生争执不休的问题,进行点评或帮助。及时调控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3)对有创意的见解或思路,及时给与评价。并通过强调,强化学生的认识。
(4)对难点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充分准备,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成果。
(2)及时反馈,对同学展示的内容做好笔记。
(3)对同学做出恰当、诚恳的评价;对同学给自己的评价,要辩证看待。
第四个环节:目标达成,拓展提升
就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教师通过出示精选题、学生通过实际演练运用,进一步落实三维目标、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在体验中巩固知识、在运用中形成能力、在实践中提升素养。
本环节中,教师要做到:
(1)教师认真分析、观察学生的表现,出示精选题,激趣诱情,拓展思路,练方法,启智慧,挖潜力。引入竞争机制。小组间穿插交流,师生互评。
(2)引进生活,组织活动,达到提升目的。
(3)适时帮助学生总结。
本环节中,学生要做到:
(1)积极参与,进行知识内化,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2)自我反思,梳理思路,整理自学成果。
(3)自我总结,谈心得,说收获。
这种方式使教师立足于学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让学生会学、乐学,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绛中学
走进新绛中学的教室里,我们看到学生的课桌都是6个或者8个摆成一组,学生是环形就座的。学生或者看书、做习题,或者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老师则在几组间随意走动,如果学生有问题,老师就单独讲解。这种方式完全改变了课堂上的师生关系。随之改变的还有教学关系,老师讲的少了,学生学的多了,老师不再是唯一的表演者,而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的那种自信,畅所欲言,那种主人翁的态度感染了现场的所有老师。
从2005年开始,新绛中学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其改革思路是将新课程强调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打破原来的课堂结构,建立适应新课程的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展示为突破口,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半天授课制(后半天自主,前半天展示)
其具体做法是:⑴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个班的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⑵课前教师为学生编制科学合理的学案;⑶学生在自主课上根据学案合作学习,写出学习报告;⑷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充分地展示。学生们上台讲解、提出问题,把自己的思路、观点、方法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展示的形式可以是两人互相展示,小组内展示,也可以是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科目,不同学习内容,展示方式不同,有表述、辩论、质疑、角色扮演、板书、对话、朗读、背诵、动手操作等等。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倾听、思考、质疑;(5)学生展示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行为,耐心听学生的见解,当学生表达不出来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把话先说出来;(6)最后教师还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总结,提升。这种以“学案”为载体的“教 学合一”的教学极大地减轻了学生负担, 提高了课堂效率。
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成功的前提是教师要编好“学案”。学校每周给同科教师安排一天时间集体教研,这一天教师要编出下一周学生用的全部课时学案。学案内容包括: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景、学习目标、读书指导、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学案应该学习目标问题化,学生行为动词化,学案要求分层化,力求简单,不留空白,尽量是主观题。
(三)汉阳一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汉阳一中开展了“
“
(四)二桥中学
在二桥中学,我们观摩了一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课堂上,教师们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的主人变成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浓厚,学生讨论交流认真热烈;自学成果展示争先恐后,精彩纷呈,发言自信洪亮。同学之间、同学、师生之间和谐互动,彰显出高效课堂的特色和魅力。
二桥中学的课堂教学流程分为四步,依次是:导入,小组交流前置作业,分享表达自学成果,拓展提升。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了他们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真正回到学生们的掌控之中,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高效
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学校进行了“生本教育”改革,主张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教学上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开展学习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参观、模仿实践和打造改进,二桥中学最终实现了当初的设想,形成了自己的生本合作课堂“一二四”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为载体,以生本教育为理念,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形式的课堂模式,。
(五)北门中学
北门中学座落在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古城荆州,是一所以高中为主体的区直完全中学。这所中学从学习山东省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开始,建立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模式。 “生本·自主”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乃至学校的所有教育行为都以关注学生生命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自主”体现在学习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环境、策略等方面自主确定、自主选择、自主调整……总之,培养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北门中学课堂教学特色是:
1. 由 6至8个学生组成一个高效学习小组,将气质不同、能力差异、特长有别、学习水平高低不一的学生科学搭配在一起组成学校最小的行政单位“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互助学习、成长中承担具体的职责,共同合力完成学习任务。
2. 每个高效学习小组,都建立了包括小组组建原则、小组长职责、小组评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之成为学生课堂学习、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转变为“独学、对学、群学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学”。
3.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独学”任务,高效学习小组完成“对学”和“群学”的任务, “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向已经弄明白的同学结对请教,形成一种“兵教兵”的氛围和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力争通过“群学”解决。
4. 课堂上,学生展示“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拓展生成新知。
这种高效课堂模式带来了师生生命状态的根本改变,让沉闷的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二、考察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对照以上学校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质量,反思我们的教育工作实际, 深深地感到我们的教学工作尤其是课堂教学还学要精心雕琢和打磨。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必须大胆改革,敢于创新,精细求实,发展自己的特色,争取把我们的学校铸造成品牌学校。
(一)课堂要改革,观念须先行
思想是行动之本,观念是改革之源;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这些课改名校的魅力不仅表现在教学成绩的迅速提升上,更在于他们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开放的教学理念。正如新绛中学宁致义校长所说:“要使我们能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只有解放思想,彻底改革才是我们的出路。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改变观念!” 所考察的几处学校,有的是在阵痛中被动的改革,如清徐二中、北门中学、二桥中学;有的是顺应课改潮流主动求变,如新绛中学、汉阳一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走出去观摩学习,亲身感受,对照反思,将那些鲜活的教学案例内化为崭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强化、提升,然后落实到课堂上指导自己的教学。只有让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师生的共同行动,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高效教学的核心是“有效”。有时老师讲的看似有“效率”,但学生学习“效果”不大,衡量课堂“有效”的标志是看对学生产生了多大“效果”。所以真正的高效课堂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而在于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那些名师大家成功的不二法门,今后,我们老师应该做毕福剑,而不是易中天;应放手让学生在自己的“星光大道上’尽情展示,而不是将课堂变成自己的表演秀,学生只是一个没有话语权的旁观者。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信念;能力是学生练会的,不是老师讲会的;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这也是这些学校的共识,也是他们成功的经验。尽管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名称不同,但以“学”定教, “生”为本的宗旨是相同的
只要走进他们的课堂,就会充分感受到每个学生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代表老师地位的三尺讲台,看到的是环部教室四周供学生展示的黑板;也看不到老师定格在讲台之上滔滔不绝,看到的是老师巡回在学生中间指点交流;看不到学生的精力流失,看到的是热烈的讨论、激情的发言、自信的展示。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教学境界
(三)变革备课模式,精心设计导学案
这些名校创建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导学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离开了导学案,课堂组织就会是一盘散沙,高效只会是纸上谈兵。所以有专家将他比作指南针、导航仪、线路图。有了它学生就会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问题,从而实现了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飞跃。各个学校都十分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把学习编写导学案放在首要位置。并为此制定了严格细致的规则,强力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这种做法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反观我们的备课还是以各自为战为主,对学生研究不透,还是以我为主,不能知己知彼,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研究学情,研究文本,按照以学为本,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认真设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导学案,让它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助推器,使我们的教学效率越来越高。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让他们尽快地成长切来,从而更快地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四)坚持自主学习,推行“学习的革命”
如果说编好导学案是前提,那么“自主学习”就是高效课堂的灵魂。各校的成功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胜利。不论是清徐二中,还是其他学校,他们都是把自主学习这一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头戏,这也是课堂展示的前提。这一过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导学案利用自习或课堂上进行“充分”自学。这种充分自学具体明确,指导性强;其次有时间的充分保证,有的学校采取连堂的形式,比如北门中学;有的采取半天自习半天上课的形式,比如新绛中学。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了,展示才能更精彩。他们解决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会学”,只有学生“会学”知识才能“学会”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本末倒置,只注重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自学。即使有预习也是由于任务不具体,指导跟不上,时间没保证,往往流于形式,名存实亡。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等”和“靠”的习惯,更遑论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培养了。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推行“学习的革命”,先学后教,给学生时间,给他们期待。
(五)激发学生大胆展示,实现学习的提升
展示课就是落实课,展示学习成果就是学习的提升,它是所有教学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环。若果把高效课堂比作一场异彩纷呈的大戏,那么自学成果展示就是这场大戏的高潮部分。展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为了在众人面前一展自己的风采,每个学生力求把每个知识点弄懂,以满足课堂交流的需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学生不再害怕课堂,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大胆质疑,常常在争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上,经常出现小组合作解答某一问题的情景。这里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讲解员。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参与面不广,课堂气氛沉闷的现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勃勃生机。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执笔:姜松林马占武 田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