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何认识素质教育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有些官僚在散布一种流毒甚广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如今很多地方的学生成绩出现了滑坡,而素质教育正是造成成绩滑坡的罪魁祸首。 这种理论其实是很可笑的。看一看如今的现实就会知道,我们现在搞的是伪素质教育,还根本没有搞真正的素质教育,这时就把罪责推给素质教育,这不是很可笑吗? 我这样说有充足的依据。试问,节假日不补课就是素质教育吗?开足课程就是素质教育吗?不按成绩排名就是素质教育吗?这些都不是,以前的这些做法是不正常的(看一看国外,把教育搞成这个样子的国家是很少的),现在要求节假日不补课、开足课程、不按成绩排名只是让教育回归正确的轨道,恢复其本来面目,达到这些基本的要求。如果仅仅做到这些就高呼实施了素质教育,这只能是功利化的伪素质教育;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就宣布素质教育已经失败,更是对素质教育的无知和亵渎。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必听专家在那里玩弄一些学术名词,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概括: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仅仅做到节假日不补课、开足课程、不按成绩排名,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不是素质教育;搞这样那样的改革使学生的成绩滑坡,当然也不是素质教育。 事实上,要想搞真正的素质教育,需要花苦功夫下大力气,需要科学地施行教育,需要精通教育科学的机构来设计安排,需要精通教育科学的校长来组织实施,需要精通教育科学的教师来实际操作,总之,要实现教育家办学,要通过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来引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要做到这些,不是开几个会议、喊几句口号、来几次检查就能解决问题的,目前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改变,简单地说,教研室不能靠卖荣誉和胡编乱造的资料来赚钱了,校长不能盯着成绩排名控制教师了,教师自然也不能浑浑噩噩混日子了,这是一种凤凰涅槃式的改变,需要利益集团放弃自己的私利,需要教育者正确面对自己的责任和良知。 但是,要虎狼把自己嘴里的食物吐出来是极其困难的,利益集团首先不答应,它们早已习惯了如今的教育模式,既能使自己最大限度地捞取好处,又能通过成绩排名这一简单有效的方式控制教师,还不需要花费多大力气,因而在它们看来,现行模式是最好的模式,它们理所当然地拒绝改革,这就是节假日不补课、开足课程、不按成绩排名等伪素质教育做法在很多地方也无法推行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如今搞的教育仍是应试教育,搞一些小打小闹的改革,就算披上了素质教育的外衣,那只能是对素质教育的亵渎。然而,目前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应试教育也没有搞好,因为学生的成绩滑坡了。 但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者的思维又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成绩不好是因为时间抓得不紧,要想出成绩就要抓时间,抓时间要抓出血来,抓应试要抓出血来。我们的菏泽一中就是一个例子,今年高考失败,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教育局和学校当局便急了眼,便变本加厉地抓时间,使得时间紧得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然后是赶进度,最后是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训练,直至把学生训练成熟练工人。 如此辛辛苦苦,到了明年就会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了吗?我敢说,肯定不会有,假如在这种训练模式下有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那将是北大清华的堕落,是北大清华的耻辱! 我们可以看一看这种训练模式下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生,他们是考试机器,他们没有优秀的素养和人文思想,他们没有丰富的情感和优秀的品质,他们缺少了人的灵魂,他们毫无灵性,他们毫无创造力,只会像熟练工人那样机械地完成一道道工序,他们的思维已经停止了。试想,这种类型的学生有上北大清华的资格吗? 看一看现实,很多学生的思维僵化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举一个例子,请看一道初三的政治试题:面对采访的记者,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他的说法对不对?说明理由。 我看了看一些成绩好的学生的答案,居然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回答“对”,而在回答“不对”的学生当中,有五分之四的学生只会死搬课本上的语言,甚至连“我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也搬了出来,回答得驴唇不照马尾。成绩好的学生尚且如此,成绩差的学生不知又会回答成什么样子。这表明,学生的头脑很早就已经僵化了,他们根本不会自己理解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他们在初三时就只知道死搬硬套,到了高中不知又会死板到何种地步。 再者,在高压之下学习的学生不仅仅头脑僵化,还对学习充满了仇恨,他们不能在学习中得到一点乐趣。每年高考结束,很多学校的学生“漫卷撕书喜欲狂”,把书本当成了自己的敌人。对他们来说,书本知识的作用仅仅是上大学的敲门砖,他们没有得到求知的乐趣,而只有身心的疲惫。这就是学校只重视教学不重视育人、在教学上搞题海战术、只重视分析解决课本里的已知问题、不重视发现提出问题能力的训练的恶果。 教育管理者对于这种情况或许根本不了解,他们只知道抓时间,却不知道自己在制造残次品,在制造傻子。这种管理者的头脑也简单得可笑,好像他们只有抓时间这一个办法,除了这一个办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办法了。有了这样的管理者,如果我们的教育搞好了,那还真是世界奇迹! 另外,管理者不仅仅一根筋抓时间,其他的管理方式也相当原始和落后。例如,教育局到学校检查,总要查教案和学生作业,要查时间表和功课表,这是非常原始的检查方法,也是非常严重的官僚主义。因为这些是很容易通过突击来完成的,并且这些也是教学中最常规的东西,把这些工作搞得再好也搞不好教育,例如,没听说过哪一位教师写教案写得好而成了名师,没听说过哪一位教师批改作业做得好而成了名师。 要想在教学中有突破,教师应在教学方法方面多下功夫,管理者则应该走到学生们中间去,走到教师们中间去,了解师生们的感受和需求,通过细节发现问题,而不应高高在上听汇报,看那些很容易突击准备的东西。 然而,他们就是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已经习惯了最懒惰的方式进行所谓的管理,他们的看家本领是抓成绩,因为这种做法最省心省力,自己只管下达命令或指标给下级,至于下级如何去做自己就不用操心了,而下级完不成指标自己却又权力批评他们。如此这般,一级一级地往下压任务,最后都压到教师头上,教师没办法,只有去压学生,学生在重压之下,自然也不会有好成绩,这又导致了领导的震怒,各方面的压力于是再次加码,这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如果搞好了,那自然又是世界奇迹! (摘自菏泽市2012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网站) |
如何看待素质教育
发布人:办公室摘编 发布时间:2013-01-07 点击量:1948
作者:耿付生 时间:2013年01月07日 阅读: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