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四

教师论坛

首页> 办公室> 教师论坛

高中“个性化”能否适应高考“标准化”?

发布人:办公室摘编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量:1671

高中“个性化”能否适应高考“标准化”?

——聚焦一所高中的学院制探索

  新华网济南5月27日电(记者 娄辰)普通高中取消班级制,设立“学院”和“导师”,学生根据兴趣和优势选择学院及选修课……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青岛二中分校在高一年级试水“学院制”,开展个性化教育。教育专家认为,“学院制”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载体,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要真正打破限制学生个性的枷锁,同时也使学校能够放手培养学生个性,还有赖于高考制度的根本变革。 

  废班级、设学院,高中尝试个性化教育 

  记者近日从青岛二中分校了解到,学校设立科技、艺术、人文、理学、工程、经济6个学院,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每个学院设立1名学院长和1名副学院长。每个学院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分成1-2个单元,每个单元学生数量不超过40人,并配备3名导师。每名导师负责指导5-15名学生。 

  青岛二中分校副校长闫洪全说,虽然名为学院制,但与大学的学院还是有不小差别。高中开设学院,并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专业知识,而是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和优势智能,注重培养学生个性素质。 

  从学校的课程表上可以看出,国家规定课程每个学院都正常开设,课程门类和课时数量没有区别,所不同的是,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选修课。例如理学学院的《海洋化学探秘》,人文学院的《红楼梦与中国文化》,工程学院的《海洋生物工程》等。 

  除了选修课,学生社团也是个性培养的载体,艺术学院有“舞蹈团”“绘画社”,人文学院有“汉文化研究”“戏剧社”,经济学院有“模拟企业经理人”“商会”等。 

  高中“个性化”能否适应高考“标准化” 

  在高中开展个性化教育,能否适应将来的标准化高考?在学校和老师看来,发展学生个性素质与参加统一高考并不矛盾,而且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反过来还会有促进作用。学校老师给记者讲述了几个例子。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如果按照文化课成绩排名,总是排名倒数,但这个孩子对汽车外观设计很感兴趣,今年初参加第35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区决赛获得二等奖。 

  闫洪全说,传统高中教育“见分不见人”,用文化课分数评价学生优劣,一些学生始终找不到学习的自信和乐趣,出现了厌学情绪,成绩只能越来越差。“学院制”营造尊重个性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和动力。 

  “以前学习是盲目的、被动的,对未来一点儿概念也没有,家长和老师让我学,我就学。”经济学院学生徐梦菡说,通过这一年学习,知道了为什么而学,“比如我将来想自己创业,现在就需要储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愿意学习了,文化课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尽管学校和学生对“学院制”改革信心满满,但一些学生家长则没有那么乐观。“高中学生最重要的是考试能力,不论学生有没有特长,将来总要拿分数说话。”经济学院一名学生的家长说,非常担心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上,反而忽视了文化课的教学。 

  学生家长宋爱玲说,希望学校能把握好“度”,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高中学生还应以文化课学习为主,“学院制”不要把孩子的思想搞乱了。 

  高中改革之路该怎样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专家认为,《纲要》为高中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由于种种原因,高中教育改革过去几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在深化改革的时代,应当将高中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孙先亮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制化的统一要求太多,使教育教学活动凝固成某种标准化模式。这种模式化教育的重大缺陷,是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需要的忽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压抑和挫伤。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应大力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与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改革。一方面要改革综合普通高中,坚持以预备教育的普通高中办学模式为主体,在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好课程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的多样化与选择性。另一方面应加强分科普通高中建设,在总结我国以外语、艺术、体育等为特色的高中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举办“科学高中”“人文高中”“数学高中”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在深化改革时期,高校面临转型任务,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而作为大学预备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也应主动对接这种转型。张志勇说,可以试办合作综合高中,试行“2+1”模式的新型综合高中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在学完两年课程后可自愿分流到职业学校进行一年专业学习。 

  专家认为,当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尽快落实《纲要》中提出的“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孙先亮说,高中教育改革深度受制于高招录取制度改革,国家目前正在制定全国性的高考录取改革方案,如果新的方案能够落实《纲要》中确定的教、考、招分离,给中学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才能真正为高中个性化教育提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