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调查网络版仅限人民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首发,与本报无协议转载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师生课外交流需加强
——初中生与教师课外交流意愿与行为调查报告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灵魂的交融和人格的对话,交流在教育中意义重大。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与教师的交流对其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师生课外交流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和谐教育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交流意愿、交流内容、交流方式、交流地点、交流认知等方面对初中生与教师课外交流状况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初中生与教师课外交流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从而为促进师生课外交流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调查在北京市选取60名学生进行试测,并根据试测结果进一步修改完善问卷,随后在北京、山东、河北、陕西、重庆、宁夏等六个省份选取1661名初中生进行正式调查,有效被试为1620名,问卷有效率为97.5%。其中,男生、女生分别为852人和763人;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分别为888人和732人;初一、初二、初三学生分别为552人、670人、395人。

(一)初中生与教师课外交流主动性差,但对待被动交流较为认真
1.仅13.2%和5.9%的学生比较多或非常多地主动与教师交流
调查显示,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比较多以及非常多的学生只有13.2%和5.9%,两者加起来只占了总数的19.1%,而44%的学生很少主动找老师交流,36.9%的学生主动与老师交流的次数为一般多。
差异检验发现,农村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频率比城市学生多,t(1616)=4.28,p<0.01。
2.学生与教师被动交流多
有34.4%的学生表示自己通常在学习有困难时才去找老师聊天或谈心,有29.5%的学生是为了探讨某个问题才去找老师聊天或谈心,说明学生去找老师聊天主要还是为了学业或者学术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心情不好时去找老师聊天的学生约占4.4%。
3.43%的学生积极应对教师发起的被动交流,32.7%的学生比较紧张
对于“老师主动找你交流时,你会怎么样”这一问题,统计结果表明,43%的学生选择积极应对,32.7%的学生比较紧张,说明在面对教师时,有很多学生在情绪上是比较紧张的,但也有很多学生愿意选择积极应对。(见图1)
图1 初中生面对教师发起的被动交流时的态度
4.大多数学生积极克服交流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障碍,但是调查表明,积极应对的学生最多。有38.7%的学生表示,当自己主动去找老师交流时遇到老师比较冷淡的情况,愿意积极主动交流,只有9%的学生表示自己会知难而退,这说明,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内心是渴望跟老师多沟通、多交流的。
当自己主动去找老师却遇到同学冷嘲热讽时,有59%的学生会对此无所顾忌,因此知难而退或不知所措的学生分别占了总数的3.6%和7.5%,这说明,虽然有一大半的学生对于同龄人的嘲笑可能不太在乎,但是也有小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会因为同龄人的嘲笑知难而退,不去与老师沟通交流,这会成为他们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阻碍。
5.总体而言,学生与教师交流主动性较差
30.4%的学生表示老师主动或者自己主动交流的次数一般多;29.6%的学生表示老师主动找自己交流比较多,自己主动比较少;16.6%的学生表示老师和自己都很主动,16.6%的学生表示自己和老师都很少主动;6.7%的学生表示老师主动找自己交流较少,自己主动较多。(见图2)
图2 初中生与教师课外交流总体状况
(二)学习是师生课外交流的主要内容
在教师发起的交流中,交流最多的内容为学习成绩,35.1%的学生选择考试成绩,29%的学生选择课堂教学反馈,24.1%的学生选择纪律问题,只有5.2%和6.6%的学生选择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这说明,学生表示老师平时找自己交流的重点在于学习方面的内容,而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则可能没被重视。(见图3)
图3 教师发起交流中的交流内容分布
学生发起的师生课外交流中,在内容方面,39.4%的学生选择考试成绩,34.9%的学生选择课堂教学反馈,13.7%的学生选择纪律问题,分别有8.1%和3.9%的学生选择心理问题和生活问题,分别只有128名和62名。(见图4)
图4 学生发起交流中的交流内容分布
(三)打电话和教师办公室是师生交流主要方式与地点
1.学生最常用、最喜欢和认为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是打电话
关于学生与教师课外交流的方式,有66.6%的学生通常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教师交流,22.6%的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交流,通过网络(邮件或网上聊天)、发短信以及微信交流的学生仅占11%左右。
学生最喜欢与老师交流的方式是打电话,约占总数的45.8%,其次是网络,占26%,再其次则是面对面,占16.8%,选择发短信以及微信的学生人数并不多,分别占7.8%和3.6%。这说明,学生可能不太喜欢跟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毕竟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可能会使学生有压力,而通过电话或网络交流则可以缓解压力,让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发短信和微信也可以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但这两种方式所花的时间成本可能会更高一点,对于学业压力比较重的学生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有57.4%的学生表示打电话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19.7%的学生认为是面对面,16.6%的学生认为是网络,4%和2.4%的学生认为发短信和微信是有效的交流方式。
2.学生最常用、最喜欢和认为最有效的交流地点是教师办公室
关于学生与教师交流的主要场所,63.2%的学生通常选择与教师在办公室进行交流,18.3%的学生选择在校园内,而15.7%的学生选择在教室,选择校外的学生仅占了2.8%。所以,教师办公室是最常见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场所。
在自己最喜欢与教师进行交流的场所方面,分别有33%和30.1%的学生选择老师办公室和校园内,而选择教室和校外的学生分别占了18.3%和18.6%。
在学生认为的与教师进行交流时效果最好的场所上,有39.2%的学生选择的是老师办公室,26.0%的学生选择校园内,19.3%的学生选择校外,另外15.4%的学生则选择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