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身边每个人都在关注“东方之星”。
6月1日约21点28分,“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水域翻沉。据统计,船上456人,其中旅客405人,多为老年人,50-80岁不等。截至4日早上9点,共搜救到79人,其中14人生还,65人遇难,目前,搜救还在继续。
可是,即便在那些最艰难和意外的时刻,爱与希望依旧不会沉没。
事件:2014年4月16日,“岁月”号沉没,事发时搭载的476人中,172人获救,281人遇难
故事:男子救20人后再逃生
“在沉船之前没能救出更多的人我感到非常自责,心痛!”救出20名学生后,自己才逃离船舱的金洪京先生一边叹气一边说。在客轮进水后的30分钟,金先生把消防带和床单系在一起,将20名住在1层的学生拽到六七米高的船舱栏杆处,这些学生随后被直升机救走。金先生还想继续救人,但此时船已经完全成直角,船尾逐渐被淹没,只有船头露在水面外。人们开始跑向船头。金先生冒着自己将要被水卷走的危险,依然从船尾救出了最后一名学生。
事件:2012年1月,歌诗达协和号触礁,船上乘客4232名,至少32人遇难
故事:女健身教练挺身维持秩序让我获救
一位中国大陆幸存者回忆,女健身教练挺身维持秩序让我获救。“我跟着人群跑到救生艇前面,船越来越倾斜,船上的女健身教练和另一位船上的工作人员,一起挡在救生艇的面前,坚持让小孩和他们的母亲先上,救生艇的位置越来越少,大家也没有混乱拥挤,幸运的是,轮到我的时候,还有位置,尽管救生艇在下降的过程中也有若干的障碍,但是我知道我得救了。”
事件:2012年10月1日,香港南丫岛海难,38人罹难
故事:因为要救多一些人
刚刚经历生死大劫的送院伤者,他们没有哭天抢地,在那种时候还懂得礼让,说不那么急先给别人看。而当日凌晨4点多医院接收的最后两名伤者——遭硬物击中头部、被玻璃割伤或扭伤的两名水警被问起“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时,得到的回答是:“因为要救多一些人。”
事件: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海难,船上312人,生还者仅为22人
故事:素昧平生的男人们用生命把她从死亡线上救回来
唯一生还的女性乘客叫董颖,在逃生过程中,船上的男人们都纷纷把生的希望留给妇女儿童,不论是在船舱里,还是在过道上,男人们都自动自觉地让出一条路,以方便妇女儿童们先行一步到达甲板上。“船舱被水淹没后,四名男乘客用尽各种手段打碎了玻璃船窗,第一个先将我推了出去。旁边一个准备登筏的男人,豪不犹豫向我游来,与筏上者一道,将我弄上去了。可是,一个巨浪,却将海里那位大哥卷走,这是我此生最残酷的记忆。”
事件:1987年12月20日,菲律宾客轮“多纳•帕斯”号与油轮迎面相撞,遇难者千人以上,只救起27人
故事:前总统动用私人游艇参加救援
菲律宾政府在得知海难后第一时间迅速展开救援。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动用了她的私人游艇参加救援活动。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的海军舰艇和直升飞机也一起奔向出事海区,希望还能找到幸存者。一些渔民也主动配合抢救活动,自愿投入了抢救的行列中。
事件:1949年1月27日,太平轮与货轮相撞沉没,船上932人遇难,生还者36人
故事:历经生死考验用30年长跑纪念遇难朋友
叶伦明,他在被救后送回了上海。1980年获准去香港定居。叶伦明体魄强健过人,他不仅通过了这次海难的生死考验,而且在之后几十年中都不曾看过医生。到香港后,叶伦明经常参加脚踏车、游泳、慢跑“铁人三项”比赛并曾获得冠军,是香港知名度很高的马拉松选手并拍摄过许多公益广告。“我要为他们奔跑。”叶老说,跑步是为了纪念当年在海难中遇难的朋友。“只要跑步,就不觉得孤独,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事件:1948年江亚轮在上海吴淞口爆炸沉没,船上当时有4000人以上,最终900多人获救,超过3000人罹难
故事:48年后,幸存者与“金源利”后人会面,激动痛哭
1948年12月3日,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在长江口“里铜沙”洋面爆炸沉没,造成了3000多人葬身海底的世界第一海难。当时路过此处海域的机帆船“金源利”在船主张翰庭先生的指挥下,不顾自身安危,拼死相救,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53人的性命。2009年江亚轮海难幸存者与 “金源利”后人会面,来自奉化61岁的张善良说:“我、我的父亲、还有我的两个哥哥全在江亚轮上,你的父亲救了我们全家呀!
事件: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沉没,载有2201人,共1490人葬身冰海
故事:撞开舱门救人的年轻人12年后成世界冠军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里,一个年轻人为拯救一名被困的乘客,用肩膀撞开舱门……这是发生在泰坦尼克号海难事件中的一个真实故事。撞开舱门救人的那个年轻人真实的名字叫理查德·威廉姆斯,当时他23岁,刚刚接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理查德·威廉姆斯是700余名幸存者之一。更加令人惊奇的是,在海难事件发生12年后,理查德·威廉姆斯以世界冠军的身份,站在了1924年第8届巴黎奥运会网球男女混合双打的最高领奖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