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十三

教师论坛

首页> 办公室> 教师论坛

北京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4个故事

发布人:办公室摘编    发布时间:2016-03-24 点击量:3918

“亮出政府责任,请百姓监督”

——北京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4个故事

  深夜,一名责任督学接到一名家长的电话,反映学校无故不接收孩子入学。经认真了解核实,并与学校沟通后,孩子入学问题解决了。 

  如今,类似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发生在北京市684名挂牌责任督学的身上。2013年11月,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目前已实现责任督学全覆盖。 

  责任督学对学校的校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等进行经常性督导,他们已成为北京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一支独特的队伍。 

  “挂在北京中小学门口的这1683块责任督学铜牌,就是1683份邀请函,亮出政府的责任,请老百姓监督。”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说。 

  3个电话让孩子顺利入学—— 

  及时沟通,帮群众化解难题 

  2014年7月的一天晚上,正在外地的北京市昌平区责任督学刘卫红,突然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你是不是××中学的校长?你为什么不录取我的孩子,我‘五证’齐全,而且材料早就给你们送过去了,我们别的学校没报,就报了你们学校。” 

  听到这里,刘卫红意识到,这个人火气不小。她用温和的语气告诉对方:“我不是校长,我是责任督学,您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慢慢说。” 

  在随后一个半小时的通话里,刘卫红了解到,没上学的孩子是来电者的外孙女,孩子六年级毕业后,为了离家近一点,报考了××中学。孩子是外地户口,报名时已经将所有材料交到学校,也到招生办进行了审核,但就是一直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 

  放下电话,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刘卫红立即拨通了校长的电话,将家长反映的情况反馈给学校。校长告诉刘卫红,不是没录取她,而是因为学校给他们家打了5次电话,都没有人接听,家长也没有到学校询问录取情况,学校以为孩子到别的学校上学去了,就没有再与家长联系。“我明天就去教委,给她办一个补录,您放心吧。” 

  第二天早上,刘卫红拨通了家长的电话。孩子上学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家长在电话中连声道谢。 

  【微评】3个电话,让一个孩子及时入学。两年多来,北京市挂牌督学接听了数万个群众的电话,及时将群众反映的信息和要求与学校沟通,帮助群众解决教育难题。 

  从“实践基地”到生态校园—— 

  创意指导,引学校创新发展 

  大兴区责任督学何艳红,一次到一所农村学校进行督导时发现,这所学校有一块专供学生实践的基地,但实践基地蔬菜大棚中长成的蔬菜,或送到食堂,或被老师和学生分掉。作为责任督学的何艳红感到,这里面还有更多的“文章”可以做。 

  经过一番思考后,何艳红建议学校依托这个实践基地,开展“生态超市体验课程”的研究。首先设立一个生态基金,在校园内制作分类垃圾箱,开展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活动,回收的资金存入生态基金。 

  接着,学校开展“生态超市”体验活动。实践基地中的农作物、食用菌等收获时,其中一部分让学生品尝,另一部分送到“生态超市”作为商品让学生进行销售体验,销售所得存入“生态基金”,进一步用于“生态校园”建设。 

  在销售实践基地农作物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并学会了使用电子秤,数学知识在这里学以致用。学生作为小售货员,丰富了环保知识,提高了环保意识。“生态超市体验课程”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明显提高。 

  “我都没有想到,自己的想法被学校放大发挥到极致,这也更增加了我对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注。”何艳红说。 

  【微评】农村校一个不起眼的实践基地,在责任督学的指导下变成了高大上的“生态校园”建设项目,责任督学帮助学校发展,这正是北京市设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的初衷之一。 

  破损的“音乐小凳”得修复—— 

  细致入微,助学校精细管理 

  姜荣敏是朝阳区一名责任督学。有一次,她在一所学校发现,这所学校使用不到3年的“音乐小凳”大多数边框已经翘起,表面的漆皮也已破损,张着锋利的小口。 

  细心的姜荣敏意识到,这些锋利的小口可能会划破孩子的衣服,甚至伤害孩子的皮肤。她还发现,有几个小凳子破旧得不能再将就使用了,便堆在教室角落里“下岗”了。 

  破旧的小凳子和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视觉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是,她与学校一起对“音乐小凳”破损的原因进行分析。 

  她认为,这个看似很小的事,至少反映出学校在管理上还有不足之处,“发现被损坏的小凳,没有及时维修,造成破损的小凳越来越多”。 

  半年后,姜荣敏再次来到该校时,看到的是破损的“音乐小凳”都用彩色胶条粘好,整齐地摆在教室中,凳面也干净了,安全舒适了许多,那些“下岗”的小凳又“上岗”了。 

  【微评】一次督导不仅转变了“音乐小凳”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转变了校领导的管理理念,帮助学校加强管理,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责任督学成为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参谋。 

  校门口安上了红绿灯—— 

  责任至上,架起温馨“连心桥” 

  2015年10月的一天,海淀区责任督学匡萍在对某片区小学进行校园安全督导时发现,这个片区的马路多年来一直没有安装红绿灯,人车抢行,学生放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尤其是在学校放学高峰时段,学生和家长们被迫在车流中穿行,经常出现人车争道的现象,车流及人流繁杂,上千学生走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让人看着揪心。”匡萍说。 

  匡萍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得知这里曾发生过多起交通事故,家长们希望尽快解决学校周边安装红绿灯的问题。 

  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在学校,解决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但是面对上千学生的交通安全,匡萍立即向交通安全部门递交了申请,希望交管部门派交警在上下学高峰期协助疏散,并申请在交通路口安装信号灯。 

  经过近两个月的多方沟通,交管部门终于在学校路口安装了红绿灯,两条斑马线中间也装上了人行信号灯。有学生家长说:“现在有了红绿灯,孩子过马路我们安心多了!” 

  【微评】一次成功的沟通协调,交管部门在校园周边安装了红绿灯,上千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匡萍用行动告诉我们,责任督学可以成为学校和社会有效沟通的“桥梁”。(记者 蔡继乐 施剑松)

  【新闻链接】 

  北京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三大亮点:一是率先实现了所有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二是初步形成了“三个坚持”工作模式;三是用3年时间实现所有区达到国家创新区县标准。 

  北京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三大举措:一是加强市级指导,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任务驱动,着眼于专业水平提升;三是鼓励区县创新,着眼于制度和机制建设。 

  “三个坚持”工作模式:一是坚持健全工作体系,高起点实施挂牌督导;二是坚持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基础,强化责任督学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为保障,高标准推进挂牌督导;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创新体制机制,高水平完成督导各项任务。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2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