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老师本次学情分析会的主题是找准起点,突破自我,目标引领,狠抓落实。
一、找准起点,突破自我
结合本次月考,谈了学期初制定的目标完成情况。无论是总评,由收心的第二到了本次月考的第一,还是平均分中三科第一,三科第二,以及学生个人学期初制定的学习目标,完成的都非常好。年级部的整体成绩在不断提高,班级的优生群体在不断扩大。其中,谈到的几个设定很有新意,对班主任们启发很大。
1、目标位次段。整合大数据,将各科在各个位次段的基本成绩做了一个测算。让学生知道本位次段的基本得分与要求。明确了各学科各个位次段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明确,分数设定合理,很容易激发尖子生的学习热情。
2、各个学生的名次变动与变动幅度。使学生对自己开学一个多月的学情有更好的了解。变动幅度的设定,更科学,更合理。针对变动,韩老师总结到,进步很难,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但是退步则可能是塌方式的。
3、极限分数。针对本班学生各科的最高成绩,算出一个692分的最高极限分数。刘一冉685,尚馨蕊678,已经距此不远。同时要有追求卓越的雄心。
二、目标引领,狠抓落实
1、目标引领
韩磊老师重点谈了目标的设定。目标是行动的动力。当人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我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我的进行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发奋到达目标。
设定目标目标要求:
目标要可视化,而不能模糊的停留在头脑中;
设定目标期限,分阶段,而不能只有长期目标;既要有目标的导向,更要有过程控制;
目标要不断优化,而不能一成不变;
明确目标实现需要的支撑,而不能依靠蛮干;
实现目标的明确化,纸质化,并通过目标上墙的形式,对学生形成可视的、持续的刺激与促动。
2、狠抓落实
高考的本质就是竞争,高考的竞争说到底是成绩的竞争
1、通过班级位置的安排,打造优秀群体,营造竞争氛围,形成带动效应;
2、人人努力、团结协作,定出目标计划,计入综合评价;
3、帮扶结对,班级总分后10名同学主动联系班级优秀同学,确定帮扶学科(1科)由被动变为主动,避免学习上的自卑、无力感、避免边缘化学生的出现;
4、划分管理单元、同学评选学习氛围、学习秩序最好的区域
5、考后经验分享,交流方法,共同提高;
6、改变班呼的单调
7、补弱情况统计表,优生培优进度表。将补弱与培优落到实处。尚馨蕊和曲晓扬同学分别作了英语和数学学习的经验介绍。
三、关于学生思维认知的五对关系,对班主任老师们启发很大。
(1)正确处理好“培优”与“补弱”的关系:要协同推进,不可偏废;
(2)正确处理好“做完”与“学会”的关系:学会才能发挥作业的最大价值;
(3)正确处理好“时间”与“效率”的关系:没有时间投入就没有今天,没有效率就没有明天
(4)正确处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不能期望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5)正确处理“希望”与“做”之间的关系:有希望才做,还是做才有希望;
班会后,李兴民主任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80%的学生是不满意自己的成绩的,所以考后的总结、反思与引导就特别重要。本次会议,时间与机会难得,各个班主任好好利用起来本次大周返校的自习时间,召开本班自己的学情分析会和考后总结。盖小兵、位志强、陈建军三位老师先后做了点评性发言。最后,程志伟主任在总结中指出,有目标,有想法的孩子都是在打击中度过的,因为这些孩子永远对自己不满足,考后的引导就特别关键。工作与流程各个班主任都在做,但关键是细节与落实程度。他提示班主任们在与孩子们交流时既要看成绩,也要看是否走在正确道路上,处理好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通讯员:郭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