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马上要期中考了,你记得提前把试题准备好。”“韩老师,我可以去听听你的课吗?”“韩老师,这节课您听完有什么建议,给我说说吧。”“韩老师,这篇课文这个地方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才比较好呢?”……
韩东祥老师,是一个在教育一线工作了三十年依然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老教师,是一个永远迈着大步、精神矍铄、乐乐呵呵的前辈,是我们语文组无论大事小情、无论男女老少心中的主心骨。
无论阳光乌云,无论温暖阴冷,韩老师似乎从来不受影响,他永远好像昨晚睡了一个好觉,今天伴着清风而来,从来没有什么负面情绪笼罩。韩老师进入办公室,开窗通风、烧水、拖地,手机里播放着《平凡的世界》的小说朗诵。书声琅琅、茶香氤氲,每一个进入办公室的老师顿觉氛围正浓、心情大好。
我们常常听一些人说到“职业倦怠症”,说到“周一综合症”,但在韩老师身上,却似乎从来没有这些症状的出现。他早来晚走,精神抖擞,步伐矫健,声音洪亮,一个喷嚏打得地动山摇。组里要分资料,韩老师跟着就走;组里印刷的资料,韩老师提起就走;组里分发试卷,韩老师抱起就走。韩老师似乎总是说得很少,但做得很多。在他眼里,没有什么年龄的差异,没有什么资历的差异,也没有什么荣誉的差异。
执教三十年,韩老师就是众人口中那个“都不用想,上去讲台就能讲”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但韩老师从来不这样,课文一定要提前看,反复读,不但自己读,还要听名家读,课本上批注得井井有条,作业布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事事想到前头,每一节自习做什么,周末适当布置什么作业,韩老师从来不会匆匆忙忙、随便凑合。
韩老师爱他的学生,这种爱表现在一种细心、一种尊重、一种平等交流上。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办公室,我们基本上没见到过韩老师对学生冷脸相对、厉言以呵;班里的作文,韩老师总是细心点出孩子们的优点,分数打得高高的;学生来找韩老师,韩老师永远早早地半转过身子看着他们,带着他永不褪色的笑容。三十年如一日,韩老师总是说:“我的学生真的很好。”拥有这样一个相信他们、鼓励他们、爱护他们的好老师,学生们收获的也是自信、自强的精神和不断努力、不断追求的动力。
他是出题组的组长,我们的月考、期中考、假期作业,都是他们组的工作范畴。但这些对于韩老师而言,从来不是问题,因为他有一个内容丰富的题库。而这个题库是韩老师平常时时留心,随时下载最新的各地考试题积累起来的。韩老师自己一个默默地做着这个工作,但是却从来不藏私,只要有同事跟他要,他从来毫不藏私,慷慨相赠。
韩老师经常担任级部的听课指导老师,也经常担任级部各种优质课公开课比赛的评委,工作量之大之集中,可想而知。但韩老师从来不凑合,听课就早早地就去,去了就认认真真地记笔记,听完了对老师一定是鼓励肯定多于批评。韩老师就这样尽着一个老前辈的责任,默默地守护引导着年轻教师迅速健康地成长。
人人都说语文老师是特别讲究生活情调的一个人,韩老师自然更是如此。韩老师爱好丰富,例如饮茶,例如摄影,例如纂刻,例如看纪录片。他给我们推荐《我在故宫修文物》,工匠精神就这样默默传递;他给我们推荐《大师》,贤人风范就这样静静播撒;他给我们推荐《唐之韵》,传统文化的芬芳就这样淡淡释放。在办公室里,没课的时候,韩老师更多做的还是练字、读书,一笔一划,一行一页,时光在这样始终如一地自我雕琢中越来越清晰地刻画出一个让我们钦佩、让我们亲近、让我们追随的韩老师。
韩老师从来不在办公室说教一个人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教师,但他三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告诉我们,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怎样才能不断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对学生负责的始终如一的好教师。(撰稿:郭春芳 编辑: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