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老师,2000年大学毕业踏上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圆了儿时的梦想。作为一名中学化学一级教师,多次获得“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高考功勋教师”等荣誉称号。课堂教学比赛优质课一等奖、校教学能手。所带历届班级化学成绩均名列前茅,2019年高考理综前5名有三人出自张老师所教班级,9班王钟豪被清华大学录取,10班63人均过一本线。2019级期中考试所教1班化学成绩年级第一名,获得化学单科优胜学科。
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对待教学工作,总是满腔热忱,倾心投入,在准备每一节课时,总是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备课时,她非常注重备教材、备学生,在讲授每一节新课前,她都要反复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同时做大量习题,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授课方法了然于心之后才踏入教室。在教学过程中,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考,不断调整教课方式,做到每教一遍课总能有一些新的提高,讲课时张老师教态亲切,语言幽默精炼生动形象。
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描述“张老师的每一节化学课都是一次奇妙的旅程,讲到哪个知识点,都会讲一些现实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例子给我们听,让我们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记住了知识点。遇到一些容易记错的知识,她还会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我们巧妙记忆。化学课上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演示实验,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形成共价键时手拉手的氢原子、讲原电池时格林太太的大金牙和老师亲手做的水果电池、凯库勒发现苯结构时的梦境、讲二氧化硫和氯气漂白原理不同时张老师用一生一世和曾经拥有两词来形容。张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总能把打瞌睡的学生叫醒,让许多开始不喜欢化学的同学都深深的爱上了化学课”。
在日常教学中,她一直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除了平日的化学课,时刻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经常和家长交流沟通,高度的责任心让张老师每天的生活过得紧张又充实。付出总会有回报,张老师经常收到家长感谢的电话和短信,说着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的感谢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认可,也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张老师说,虽然老师面对的是几十名学生,但对每个家庭来说,孩子就是全部,所以,她一直告诫自己“要做有良心的教育,不辜负每一位家长和学生。”
张老师经常这样说“如果不教书,我真想象不出自己会怎样生活?”可见,教育教学工作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办公室时常会听到张老师订外卖的电话,夫妻二人都有晚自习,难以照顾正在准备中考的孩子,只能订外卖解决孩子的晚饭,张老师还美其名曰“给孩子改善生活”。早来晚走是张老师的工作常态,经常能在办公室看到她加班辅导学生的身影,高三的寒假建立了尖子生辅导群,不管学生什么时间有疑问,有时甚至晚上12点,张老师都能秒回学生的问题。一些问题在微信里难以解释清楚,张老师年前推迟回老家的时间,腊月二十五还到校辅导学生,年后初七就到校开始辅导尖子生学习。加班批作业,辅导尖子生学习,跟学生当面分析成绩,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是张老师工作日常。张老师竟然轻松的说“加班是逃避干家务最好的理由”。
有多少相聚,就会有多少离别,6月份高考完成后学校都要举行毕业典礼,学生纷纷来向张老师告别,作为老师这一刻是幸福的,学生即将远行,告别是通向未来的成长之路。但当学生走完,张老师独自坐在办公室时,内心却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每年的教师节张老师都会收到以前教过的学生发来的节日祝福,每到寒暑假,总会有一些教过的学生来看望她,跟她说说自己的近况,张老师跟学生们仿若最亲密的朋友。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花的事业是绚烂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张老师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挚爱的教师工作,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课堂这片田地,使这块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从这份平凡而充实的职业中她体味着生活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种希望,种快乐。张老师心里的一亩田是课堂,她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尽情地绽放,尽情地奉献给学生。幸福在当下,只要你一路初心,去弯腰,去耕耘,去播种,就有收获,收获那份属于真我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