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九

级部动态

首页> 级部动态

2020级高二收心考试数学试卷分析评价报告

发布人:任荣民    发布时间:2021-09-07 点击量:2826

. 整体情况

整个试卷充分体现命题设想,即:假期作业原题占40分左右,预习部分占20分左右,其他部分另出题90分左右.各知识点出题比重,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复数占60分左右;

解三角形占30分左右;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占60分左右.本试卷整体结构及梯度合理,层层把关,试题难度较为合理,但普通班得分困难. 有考满分150的,也有得分很低的.

试卷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和数学基本思想.对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解题的一些通性通法,常规常法.好多题目体

现了一题多解,考查了学生的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选择最优解题方法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答题状况充分暴露出了教与学弱点,给以后改进教与学提供较好的依据.基本达到

了考查目的,是一份较好的试卷.

.得分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

(一)选择题和填空题

       1)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知识点全面多样,每个小题至少考查四个知识点.运算量大,思维量大.呈现解题思想方法和解题手段多样化.题目由易到难排列,

问题难度梯度明显. 选择题和填空题各有两个把关题.如第8题考查了切化弦原则,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思维量大,运算量大.

12题考查了正弦函数,正弦型函数,周期,最值,单调性,构造不等式组并解不等式.有不等式求范围,数形结合等.思维量大,运算量特别大.

15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商关系,平方关系,倍角公式,约分,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解方程求三角函数值,求角等.运用公式多,运算量大,不易得分.

16题以四棱锥为载体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三角形的形状,勾股定理,求线段距离和等面积法等.该题目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得分率极低,是难题.

2)存在的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独立分析完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审题不到位,运算能力不足,心态不好,应变能力差。

(二)解答题

17题:(1)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及复数的相等. 此题难度较小,是容易题.

2)存在的问题:复数的除法运算规则模糊,不知道怎么运算;复数求模公式不会,导致求模过程五花八门。第二问由复数相等可以直接得到a+b的值,

但大部分同学的做法是先单独求出ab的值再求和,浪费了时间,不少的同学还解错了方程组.

18题:(1)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相等,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的数量积 .此题难度较小,是容易题.

(2)存在的问题:换基底出错,计算出错,用坐标法的坐标写错,投影法向量的夹角弄反。

19题:(1)本题考查直三棱柱的相关性质,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异面直线所成角余弦值,余弦定理等.体现了立体几何化的解题思想 .此题难度不大,是中档题.

(2)存在的问题:证明思路正确,但是过程条件不全.线线角的余弦值是负的.证明线面平行方法多样,通过面面平行,通过线线平行,

通过建系证明直线所在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垂直均可,但有些同学把证明过程含糊不清。

20题:(1)本题考查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有关性质,正弦定理,求角,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辅助角公式,正弦函数的有界性等 .此题难度不大,是中档题.

2存在的问题:辅助角公式出错,角的范围不准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记错.

21题:(1)本题以四棱锥为载体考查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二面角的余弦值.此题解法较多,传统解法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法都要去尝试 .

此题难度不算大,但得高分不易.

2)存在的问题:第一问辅助线不会做,证明过程中数学符号使用不正确。第二问建习系描述不准确,坐标写不对,用综合法的计算不过关,算不出准确结果,

最后下结论没有观察出二面角为钝角.

22题:(1)本题考查向量垂直和平行的坐标运算,求角的三角函数值向量的模.消元法,函数的单调性,通过函数的范围求角的范围等.此题难度很大得满分有困难.

2)存在的问题:第一问有的不写这个公式,直接写答案,导致结果错误。向量的坐标不会求解,

对于f(x)不知道先化简代入坐标.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处理f(x).

.解决问题的措施

1.通过考试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各个突破,全面复习相关知识,到边到沿,抓住内涵和外延,不留死角,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及跟进补充训练,

反复做做反复让学生真正掌握.

2.教学要紧扣教材,要“低起点,严要求” .要在熟练上下功夫.训练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下力气.切实做到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

3.充分利用“教研会,一日一研会” .集体智慧,充分做到资源共享,交流经验,全面提升教学能力.大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教学管理,作业和试卷管理,自习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五.教学建议

1.以教教材为重要依据和源泉,深入研究挖掘分析教材.让学生彻底理解教材,真正掌握知识,吃透思想方法,清楚解题思路.

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教学,重视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要有目的的反复应用,多次重现,加强训练.

使学生对“双基”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彻底掌握.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避免夹生饭的产生.

2.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坚持通性通法常规常法,但不要固化解题模式,力求一题多解,形成发散思维.深入研究解题方向和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3.既要全面教学,复习,又要有所侧重.全面掌握,要抓住重点也要突破难点.

4.平时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学意识,强化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千能力万力,记忆能力是最根本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