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十

级部动态

首页> 级部动态

深化语文内涵,拓展学科外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发布时间:2017-11-12 点击量:3554

深化语文内涵,拓展学科外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2017级语文组扎实推进大阅读计划

新学期伊始,高一语文学科组在姜松林老师的带领下,汲取2017届语文教学经验,结合使用全国卷等高考改革新形势,为2017级新生量身制定了一系列高中三年语文学习提升计划。

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科组老师发现2017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在级部的高度关切和积极指导下,学科组充分讨论,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高一语文组在认真抓好常规教学,夯实语文学习基础的同时,修正和完善了不少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新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计划。

一、读以广知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础能力和重要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更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此轮高考改革中,语文试卷各类文本的阅读题分值达到了70分。都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而得阅读者才能得语文。教会学生阅读,读懂各类文本则是提升语文能力的重中之重。

阅读资料方面,高一语文组做了如下工作:

(一)编印《文海拾贝》。文海拾贝是魏永忠老师主编,结合教学进度,开阔阅读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位的很好的阅读资料。文海拾贝选文都注重文质兼美,可媲美教材文章。为了提升学生思维水平,魏老师还常常选取最新的时事评论文章,这将为高二写议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编辑出版《白桦林》。作为级部学报,《白桦林》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灵成长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亭亭白桦”栏目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南;“啄木鸟”、“彬彬有理”栏目,及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黑土地”栏目,主要刊登经典美文、连载人物传记,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编印时政材料。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成为了每名合格中学生的必修课。

(四)编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高中古诗文》  针对语文学科使用苏教版教材授课,而全国卷出题更侧重人教版教材的现状,级部统筹规划,为每名学生印发了这本补充资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能做到两个版本的教材兼顾,弥补单一版本的不足。

二、阅以博学

(一)阅读课的开设

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学生只接受课堂教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注重授学生以“渔”,每周固定的阅读课正是学生捕“鱼”,大展身手的时候。语文教师十分重视学生每周的阅读课。借助学校先进的阅览室设施,丰富的阅读资源,语文教师专门研讨阅读课课型的上法,很好的处理了泛读与精读的矛盾,让学生每节阅读课都有收获,稳步提升阅读水平。 

(二)重视传统文化课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习总书记多次指示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就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心灵的作用。本学期开始,作为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设,更是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追慕先贤,提升个人核心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优秀网络资源的科学使用—-视频课

(一)《新闻周刊》

高中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很多,为有效接触外面的世界,开阔视野,高一语文组在级部的大力支持下,每周日晚自习第一节课统一观看央视《新闻周刊》节目,并要求学生坚持写观后感。这个节目为学生补充了很多新鲜的社会新闻热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审视问题的思路,思考问题的角度得到了训练。现在,学生看问题更有深度了,思辨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写作做了很好的思维储备。

(二)周三 周日优秀视频播放

网络时代,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在级部倡导下,语文组老师专门制定了视频课播放计划。本学期播放“大师”系列视频。这些大师以民国时期大师、在清北任教过的大师为主,分为四个系列:文学大师、艺术大家、科学巨匠、思想巨擘。学生能够从他们的求学经历、治学风格等方面受到熏陶,并整理相关资料,为作文写作积累素材。

视频课主要选在周三下午学生活动课和周日学生返校时间观看。大师系列讲座深受学生喜爱,这既丰富了学生自主活动课的内容,又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为日后成为大师做了精神的引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语文组将继续按照计划要求,认真落实,逐步完善,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把高一语文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