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第二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书墨文化” 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发布时间:2020-05-15 点击量:6629

为切实加强党支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我支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引导全体党员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育人环境,结合我支部工作实际,决定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书墨文化”的品牌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社会和群众为重点,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新精神,将党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蕴含的先进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成功的工作模式和较大社会影响的范例创建成党建品牌。力争通过党建品牌创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强学校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激发工作激情,以党员干部引导整个教师队伍,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建设一流班子、打造一流队伍。以培育学生“读好文、写好字、塑造好人格”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品牌名称:党员志愿服务队—“书墨文化”

三、品牌内涵:“读好文、写好字、塑造好人格”

四、基本原则:

1、遵循党章、依法创建的原则。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

3、与时俱进、突出特色的原则。

4、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

五、党建品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长:(支部书记)

副组长:(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朱卫卫

  员:魏永忠、刘海涛、崔秋菊、李芳、胡继常、

六、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创建党建品牌工作,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党建工作新办法,探索党建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发展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教育教学学校建设工作的推动作用,使创建党建品牌工作成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领域,使创建党建品牌工作成为深受学校师生赞誉的党建工作亮点工程。在创建党建品牌过程中,党支部应提高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组织信赖、群众拥护、业绩突出、廉洁勤政的典范;党员应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做到立场坚定,思想先进,工作垂范,情操高尚,成为教职工学习的楷模;教师应坚持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成为主动关注和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好老师。

(二)具体目标:抓住均衡发展评估工作契机,以创建“书墨校园”为目标,营造浓厚的书香墨韵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让校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墨韵气息,打造有特色的书墨校园,从而引导学生能够“读好书、写好字、塑造好人格”。

以活动为载体,精心打造党建品牌。通过开展各种书香、墨韵比赛等校园活动,掀起“认真读书、规范书写”的高潮,让书籍和书法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开启一道道门,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让学生沉浸在书香浓郁、墨香绵延的校园生活中,认真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七、内容安排:整个活动分两部分同时进行:

2017级高三语文阅读计划

 

一、内容设计

每周编印一期《文海拾贝》,每期一万字左右,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以“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素养”为纲,共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每期围绕一个要点选文、设题;二是“时文选粹”

二、学习方式

1、每周周一两节课,统一进行。

2、课堂上,老师首先明确读写任务(一般包括讨论、摘录、背诵、检测、随笔写作等),并进行必要的提示、导读;然后学生自读,依次完成读写任务。书面任务下课时上交。

三、  上学期每周内容

 

周次

 

 

周次

 

1

人文积淀

 

12

勤于反思

2

人文情怀

 

13

信息意识

3

审美情趣1

 

14

珍爱生命

4

审美情趣2

 

15

健全人格

5

审美情趣3

 

16

自我管理

6

理性思维

 

17

社会责任

7

批判质疑

 

18

国家认同

8

勇于探究1

 

19

国际理解

9

勇于探究2

 

20

劳动意识

10

勇于探究3

 

21

问题解决

11

乐学善学

 

22

技术运用

 

 

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历时3年完成的。

课题组将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出发点,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以此推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二、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三、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四、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五、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六、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2017级优秀生书写水平提升计划

一,     提升对象:

年级确定的优秀学生(30人左右)

二,     时间安排:

根据学生书写现状,具体分析每名学生的书写短板,量身定制调整提升方案,初步确定学生书写分三个阶段:

自我认知及调整阶段(指学生认识到自己书写存在的问题,并分阶段改正);

巩固并养成习惯阶段(把改正的成果加以内化,并成为自觉的行动);

提升阶段(在保证书写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书写速度,并把作文卷面提升取得的成绩应用到其他主观题中去,全面提升卷面质量)。

阶段

时间

训练重点

自我认知及调整阶段

7—10

大小、占格、笔画

巩固并养成习惯阶段

11—2

巩固、内化

提升阶段

3—5

养成

三,     提升目标

基础目标(也叫一般要求),主要是落实整齐、大方这两个词。整齐是指,学生800字的卷面书写是否大小一致、横成行、纵成列。大方是指,学生的每个字要大一些,不能偏小.

基本要求:方格里书写时,字要压着下线,保证每个字的重心在一条线上,占2/3格。

交代清楚每个字的笔画,横、撇、竖、捺、折均需到位。把每个字的字内空间分匀。

提升目标是,完成基础目标之后,追求把字写得美观一些,给学生渗透一些字体的间架结构,偏旁部首的写法等。并能够在保证作文卷面的基础上,提升其他主观题的卷面书写水平。

四,     具体措施:

1,根据优秀生考试答题纸,整体掌握优秀生书写情况,并针对每名学生书写情况,提出个性化的整改要求,首先完成基础目标。

2,采取集中讲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就优秀生存在的书写共性的问题,进行统一说明;根据尖子生的时间安排,进行面对面辅导,并把个性化方案传达给学生,加以落实。

3,印制尖子生书写专用纸,要求尖子生坚持每天练字,在固定的时间(5分钟),以最好的书写水平抄写或者默写一段文字,每日坚持,力争在保证书写质量的前提下,达到高考书写速度的要求(1000/50分钟)。

4,面批面改,巩固完成基础目标,并不断渗透书写知识,向提升目标迈进。

五,     保障措施

1,    印制优秀生书写水平提升专用纸,落实以上目标要求,坚持每日练字,做好督促和整改

2,    重视学以致用,把练字和高考复习结合起来,比如,书写内容是需要背诵的一段文字或诗词等,提高学生练字的获得感与成就感

3,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尽最大程度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