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代表的恶劣风气疏远了干群关系,阻碍了事业发展,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绊脚石,人们深恶痛绝,必须在思想教育、发动群众、制约权力、常态践行等方面下大力气。
思想教育是前提。中央提出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针对时下弊政、切中民心所盼、打破症结梗阻的重大举措,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公仆情怀,让为民爱民、利民惠民成为固化思维和自觉行动,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发动群众是根本。不管什么事情,一旦脱离群众便要落空,整治“四风”必须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要重视和发挥群众在监督、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改革完善“以群众满意”为首要标准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全方位、无缝隙的引入群众直接参与评价政府行为机制,研究制定不同行业、领域的群众评价实施细则,让一切行政行为由群众来评判,把群众评判结果作为政绩考核、干部提拔等方面的首要指标。
制约权力是核心。在现行体制下,“一把手”权力过大,习惯于“一锤定音”,擅长于“强迫命令”,“衙门作风”、“老爷习气”愈演愈盛,政企不分、政大于法、人大于法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必须进一步研究制约权力运行的体制机制,合理分割“一把手”的用人权、财政权和支配权,要重视和采纳基层一线、普通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有效,更加民主公正。
常态践行是关键。在整治“四风”中,既要注重教育,更有注重实践,还要注重研究形成长效机制。“光说不练假把式”,整治“四风”不能成为一阵风,关键要看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效,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检验。“固化于制利于行”,要使作风根本好转,必须要靠务实管用的制度来约束行为、改进工作、赢得民心,确保“四风”彻底熄灭,永不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