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三

1988级校友 魏华祥

发布时间:2021-01-12 点击量:11019

魏华祥,男,汉族,1972年1月生,山东东营人。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10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

 

融入乡村

 

198910月,有幸转学进入东营市一中高二一班,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同学们当天就接纳了我,老师们“数学课上的道理”“每一份卷面都亲手写上学生的姓名”“楼下雨后的长谈”“tall and thin,your name is Lincoln”“课堂瞌睡被喊起答题无误后的无斥责”“空手侃侃而谈的自如授课”“把你的卷子贴在前面做标准答案”,太多的点点滴滴,培育了我改变了我。1991年作为第一届毕业生考入大学,从大学到工作,再到读博,再到辗转6个单位7个岗位的工作,“时间真的不知道都去哪儿啦”。依然记得老校长在阶梯教师毕业典礼上的寄语:“作为一中的学生,要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在经历了东营、北京、济南、临沂多地的任职后,2019531日,来到山东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任职,有幸带领团队“感恩惠农、心正为农、躬身务农”,一年半的时间为全省6万多户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担保贷款260多亿元。接到校友办老师约稿后,一直在思考写点什么,几次竟因思绪而没法动笔,觉得自己始终是在学习路上的学生,更谈不上寄语。几次出差路上,想起母校想起老师,思考以融入乡村为题,更能体味到老校长“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嘱托之深重。

于我而言,乡村不仅仅是乡愁,更是承载着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初到公司时,对于公司的核心使命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初期几个月在田间地头跑下来,和同事在奔跑颠簸的车上探讨,深刻体会到“三农”的重中之重,深刻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不易,深刻体会到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和面临的风险挑战。慢慢在脑海中形成了两个选择的斗争,一是作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工具,努力去“缓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二是提升到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撬动和推动在金融供给中占主导地位的银行,致力于“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这个世界性难题。孟加拉的尤努斯曾经因创办乡村银行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更多的沉入乡村,更多的接触农民,更多的探索和思考:“缓解”开始肯定相对是容易的,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且不可持续;“破解”肯定是极大的挑战,成功与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我们选择把“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作为核心使命,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打造“乡村场景金融”的创新之路,广大农业经营主体不用再去够银行的门槛,而是让银行通过我们认可农业“看人看事看发展”的价值,让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金融供给中有了“主动权”“话语权”“受益权”。

蹚出的路子仅仅是起点,持续让农民得实惠的“农政银担机制”才是“小目标”。政银担合作服务“三农”是我们原先的做法,农政银担是把农放在首要位置,融合式为农服务,农村金融供给也成为“新农活”。利津县盐窝镇养羊有几十年历史了,贷款求人、没有抵押物担保求人、贷款实际成本在10%以上,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少且门槛高。如何破解这种局面呢?首先是,站在养殖户的角度,考虑他们的价值和没有抵押物、不愿求人、不愿意欠人情的难处。在此基础上,和当地党委政府一起整理客户白名单,公布公司合作银行的不同贷款利率,形成客户选择服务优利率低的银行,银行主动上门优化服务的“鲇鱼效应”,农担担保不用再求人的局面,一年下来全镇养羊户获得贷款3亿多元,利率降到了5%以下。在盐窝的实践,更加坚定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做“乡村场景金融”的决心和信心。百年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及时启动“战疫情保春耕”,投入担保贷款230余亿元。被人民日报评选为普惠金融助力疫情防控典型案例,被农民日报评选为“2020中国乡村振兴服务典范企业”,山东省委召开的全省乡村振兴座谈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破解“农业融资难贵烦”,需要系统观念,跟上发展趋势,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信息不对称,破解之道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破解农业信息不对称,面临农业数据抓取、加工、利用难等一系列难题。一个个难题摆在眼前,我们一个个环节分析,一个个症结分析和解决,一度没有解决方案。思维扩大到农产品国内大循环,我国餐桌消费规律、种养殖规律决定了流通集散规律(寿光产地集散、新发地销地集散),但各个环节组织化程度地、规模以小为主,交易渠道和结算方式多元,数据难以抓取。这个难题如何破解?从流通链条上最大的痛点“冷链”找方案。难啊,农业生产季节性、农村缺乏建设用地、运营维护不专业、经营不经济等一个个难题摆了出来。难啊,借鉴蜂农养蜂探讨冷链设施“追花逐蜜”,建设基于移动冷链的数字供应链增信平台。多个难题一道道阻碍面前,坚定前行,改革创新,终于柳暗花明。蒙阴的水蜜桃熟了,移动的“大冰箱”进驻地头,由于冷链保障可9成熟采摘,电商渠道价格好了,农民在地头就能每斤多收益5毛钱,价格信号从市场一下子传递到了田间地头。博山的猕猴桃空间电场冷藏实验,零下12度不结冰,存储2个月后,货架期还能在8天以上,价格从当初的5元到了15元,农民受益,消费者错季吃到了优质的天然珍品。农担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真实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开发了系列产品,银行依据可信数据高效放款,更好的满足了农业转型升级需要。

融入乡村,找到的是初心,找到的是坚定前行的动力,找到的是惠农为农务农的价值。向母校和恩师报告,更加坚定的依靠学习和实践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每每心生浮躁,静下来看看书,想一想母校、恩师、父母的培育,我还是一中那个少年,与永远年轻充满活力的同学们、校友们共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