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农历 乙巳年(蛇)四月初九

国旗下的演讲

首页> 隐藏栏目> 国旗下的演讲

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发布时间:2021-06-28 点击量:2053

牛牧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们都是听着各种故事长大的孩子,无数革命先烈的故事一次次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我也在一直在思考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前()后继、生死无畏”“他们的精神密码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追寻这种力量。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张照片说起,这张照片拍摄于1931年,照片中妻子抱着一岁的孩子,丈夫站在妻子和儿子身后,这是时任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与妻儿的合影,也是他们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张合影。

照片中家人团聚岁月静好,而照片外却是血雨腥风,亲人永别。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民族蒙难、国将破碎的紧要关口,东营涌现出一大批有志青年,他们积极接受新思想新文化,走出家乡,上下求索,将拯救民族希望的火种,播撒于神州大地。李耘生同志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李耘生1905年出生于广饶县大王镇西营村。19242月经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1月,李耘生同志被派往武汉任中共硚口特区书记,与时任(qiáo)口区组织部长章蕴同志紧密配合并结为革命(kàng)()

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家的甜蜜,就被迫分开了。

大革命失败后,南京党组织多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党员被捕牺牲,危急时刻,李耘生被派往南京以记者身份作掩护,寻找党组织。不料,遭叛徒出卖。李耘生被敌人以“共产党嫌疑犯”的罪名判刑10个月。在狱中,他带领狱友们一起阅读章蕴送来的书籍,坚定他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出狱后李耘生往来上海和南京工作,他带着妻儿住在上海一间只有四五平米的破屋子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吃不上饭,就用一点米熬汤给孩子,做不起小孩的衣服,就用大人的衣服裹着,没有小床,就让孩子睡在一口破皮箱上,如此艰苦的生活,仍然没有磨灭李耘生的斗志。

为了重建南京党组织,李耘生化名李涤尘,秘密恢复党的力量,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发展党员近200名。当革命如火如荼时,19322月,南京党组织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李耘生不幸再次被捕。

在狱中李耘生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而是以李涤尘的化名同敌人展开周旋,调查的敌人想出了“让儿子来指认爸爸的办法”。一天看守抱着一个两岁的孩子来到布满刑具的牢房,李耘生看到一愣,这是儿子晓林,他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阴险,克制住自己的冲动,转过身背向儿子。可是孩子看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大声的呼喊着“爸爸,爸爸,我要爸爸”,李耘生再也忍不住对孩子的思念和疼爱,紧走几步,从铁窗里伸出双手捧起了孩子的小脸,整个走廊里回荡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纯洁让阴谋得逞,亲情被邪恶利用。

李耘生暴露身份后,便在南京雨花台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7岁。至今,南京雨花台纪念碑第一排,依然(juān)刻着他的名字。

牺牲前李耘生曾派人给妻子章蕴留下遗嘱,“过去千百斤重的担子,我们两个人一起挑,而现在只好由你一个人来挑,“革命事业、抚育儿女”,两副担子都请承担起来”。李耘生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章蕴。她没有被悲痛击倒,而是把爱和思念化作对他们共同信仰的坚守。

后来章蕴同志曾先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中顾委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在她的教育下,两个孩子也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后来都成长为我国重要领域的高级工程师。

1982年李耘生同志牺牲50周年,满头白发的章蕴来到南京雨花台凭吊祭奠。半个世纪的思念,半个世纪的托付,半个世纪的风雨路程,都化作《如梦令告英灵》“回首雨花台畔,别语匆匆遗愿。五十易春秋,日日在肩双(dān)。双担,双担,未敢白头言倦。”这是李耘生和章蕴穿越时空的对话,也印证了他们半个世纪的担当。

傲然铁骨、铮铮誓言:为救国救民,李耘生信念不倒、无惧死亡;为家为国,章蕴承继遗愿、坚守一生。

 “为国担当、为家坚守”,这应该就是我们追寻到的信仰的力量吧!

故事虽遥远但我们追寻的脚步却从未停歇,革命先烈的精神丰碑,如炯炯火炬一般,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做一个坚定不移的“追光者”,为新时代的中国贡献我们的青春与才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