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组 张青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回想儿时,我们每个人初步掌握的简单诗词中,总有《悯农》一诗。先哲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句简短的诗在我们民族的血液里种下了“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一蕴含深刻道理的基因,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回首滚滚历史长河,多少古圣先贤,克勤克俭,立言立德,泽被后世;多少帝王将相,戒奢戒侈,立功建业,名垂青史。圣人孔子将“俭”同“温、良、恭、让”一起视为读书人必须身体力行的课目;荀子在《天论》一篇中早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的论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一雪前耻;唐太宗李世民居安思危,行乘轻骑,居卧寒宫,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成贞观之治。
时光之船穿越千载驶至现代,开国领袖们在建国之初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窘境就将“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作为大政方针,毛主席更是对全党全国提出“浪费就是最大的犯罪”的警示,并率先垂范。他的一件睡衣补丁打补丁,一穿就是二十年;一双皮鞋,警卫员拿去修了又修,竟然连不知实情的修鞋匠都嘲笑不已。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伟大的战士雷锋螺丝钉精神的初始含义其实就是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我想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前辈都把“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才有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这样富足的生活。
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而在我们文明的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长费电”的随意浪费等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有时纸张因为几个错别字就被扔进纸篓,而有时有些纸张是完全可以两面使用的;有时电脑一开就是一天却不是每节课都用;有时光线充足时,教室里的灯却全部亮着;放学了,教室里的灯、饮水机灯却依然打开着;有时空调、风扇在空无一人时依然在旋转,餐厅洗刷池里、垃圾桶里,没吃完的大半个馒头、大半份菜品随意丢弃倾倒,有时洗刷时,任水龙头打开着,宝贵的淡水资源毫无节约的浪费掉了……这些细节在学校里也许很多人都熟视无睹,但在家里我们会这样吗?我们一定能够做到随手关灯、关水、关风扇、关空调,剩余的馒头、菜品很多要么按需准备,要么下顿饭热热再吃,甚至有时连购物的塑料袋,我们都会将它再利用为垃圾袋,而不是随手丢弃。滔滔江河汇于细流,巍巍高山起于垒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按需使用物品、及时关闭电器就能防止这些事情发生, 就能节约很多资金,节约很多资源。节约每一张纸,节约每一滴水,就是节约大量资源,就是拯救大片森林,就是拯救大片湿地,就能雾霾不再有,就能空气更清新,就能家园更美丽。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风尚,从每一天做起,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换回蓝天白云,明媚阳光!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