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芝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远离毒品,健康成长。1987年12月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一讲到禁毒,有同学就会认为:毒品跟我很遥远,与我无关。那么究竟什么是毒品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回顾中国历史你会记起,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早在明朝,荷兰人就把鸦片和烟草混合吸食的方法传入了中国内地,鸦片从此传播开来,中华民族开始遭受毒害。两百多年前,英国人把鸦片大量带到中国,换走了我们的黄金白银,侵蚀了国人的身心健康,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国恨! "烟枪一支,不见枪声震地,打得妻离子散;锡纸半片,不见烟火冲天,烧尽财产家园。"这是对吸毒者危害家庭的写照。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毒品在吞噬着我们整个社会,毒品在毁掉我们的青少年和未来。”今年上半年,我市共破获毒品案件29起,其中,破获省目标案件2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40余人,缴获毒品7100余克,查获吸毒人员190余人次,新发现吸毒人员125名,对22名吸毒成瘾严重人员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目前山东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2万人,遍布省内所有县市区。我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800余名,吸毒人员正逐步向低龄化发展。
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正成为新型毒品的受害者。在某戒毒所,一个中学生阿红面对探望她的同学留下了忏悔的泪水。阿红,这位年轻而憔悴的少女,曾是体操大赛的冠军,她原是即将被保送到重点大学深造的幸运儿。只因一念之差在朋友的引诱下,她吸了后来使她的人生走向毁灭的第一口。渐渐的,阿红对学习对体操以及其他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转而将吸食毒品当成了最爱。阿红吸毒上瘾了,父母为她家财也已耗尽,最后不得不将她强制送进了戒毒所------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涕泪横流、万蚁噬心、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感觉,也是第一次对毒品产生了刻骨铭心的恐惧。请记住阿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的教训:如果你不像我一样,或是比我更惨的话,那就千万别去尝试第一次,因为那不是你的意志能左右的。
一个人一旦沾染上毒品,就必须要付出健康及至生命的代价,吸毒不仅损害人的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而且直接破坏人的生理机能,造成功能紊乱,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导致艾滋病等恶性疾病在吸毒人群中感染、传播。家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到家破人亡的地步。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单纯幼稚,有强烈的好奇心,判断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坏人的诱惑,意志力相对薄弱,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容易上当受骗,有人吸食毒品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开始的:1、轻信一次不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长期想毒,终身戒毒。2、“免费午餐”惹的祸。有些毒贩子,开始总假装大方的送你吃,等你上瘾了,就要高价要你的钱了。3、轻信吸毒可以减肥。毒贩经常向青少年吹嘘毒品的好处,声称毒品可以治病,还利用女孩子爱美的心理编造“吸毒可以减肥”之类的谎话诱骗没吸过毒的人也吸毒。4、误认吸毒为时髦。5、误认为新型毒品不上瘾。
面对毒品,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坚强的意志。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好好地活着,健康地活着,有价值地活着,是对生命、对父母、对社会最大的回报。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所有关心你的人,请珍惜生命,永远对毒品大声说"不"!
请打家牢记:种一棵罂粟是违法,种五棵罂粟就是犯罪.
谢谢大家!